当周缝醒来找到工作室时,予安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分析图案结构,挑选丝线颜色,准备绣架。
“你想绣这个?”周缝惊讶地问。
予安点头:“我觉得这是奶奶会想完成的事。”
周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笑了:“那我帮你。虽然我绣工不如你,但可以负责设计分析和颜色匹配。”
于是,他们开始了这个意外的项目。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更多设计图中的细节和深意——凤凰羽翼中隐藏的并蒂莲,梧桐树皮下若隐若现的诗词句子,甚至两个小人背影衣饰上的纹样分别来自周奶奶和林远山的代表作。
“这不仅仅是一幅画,这是一封情书。”予安在某天傍晚忍不住感叹,“用只有他们才懂的语言写就的情书。”
周缝从电脑前抬头——他正在创建一个数字模型来模拟不同绣线在不同光线下的效果:“奶奶从未结婚,你知道吗?自从爷爷早逝后,她拒绝了所有提亲。”
予安停下手中的针:“那林先生...”
“我不知道,”周缝摇头,“但显然,他们之间有一种超越寻常感情的理解。”
创作过程中,予安发现自己前所未有地想念迪拜的阳光。不是因为它多么灿烂,而是因为它提醒着她,世界如此广阔,而爱可以有如此多种形式。
一天,她突然对周缝说:“等我们完成这幅作品,我想再去一趟。”
周缝有些惊讶:“为什么?”
“有个想法,”予安眼神闪亮,“我想创建一个国际性的传统手工艺创新平台,让像奶奶和林先生这样的艺术家能够交流合作,不受地理限制。”
周缝笑了:“用最科技的方式实现最人文的联结?”
“就像你做的智能刺绣技术一样,”予安点头,“还有那些手环和眼镜。科技不应当取代传统,而应当让传统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对话。”
周缝握住她的手,手指交错间,智能手环传来温暖的触感:“那么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我负责技术部分,你负责艺术方向。”
予安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心头。她忽然明白,最美好的关系不是谁依附谁,而是两颗星各自闪耀又彼此照亮。
就在这时,门铃再次响起。来的是一位中年女士,自称是律师事务所的助理。
“周女士生前立有遗嘱,指定在今天这个日期向二位公开部分内容。”女士递上一个密封的信封,“同时,她委托我们将老宅正式过户给周缝先生,以及将她所有的绣品和设计留给予安女士。”
予安惊讶地睁大眼睛:“我?可是我不是...”
“周女士特别说明,这些作品留给‘最懂得美需要扎根与飞翔双重勇气的人’。”女士微笑,“她还留给你们一句话:房子可以扎根,但心要永远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