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压抑。失败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上午那惨烈的景象还在眼前,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着联军的士气和实力。
袁绍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始终神色平静、仿佛置身事外的张铮身上。一股无名火又窜了上来。
上午攻城,张铮的兵马出力不少,但伤亡却控制得相对好。
“鹏举!”袁绍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烦躁,“你向来足智多谋,今日为何一言不发?莫非也如孔文举一般,只会作些锦绣文章?” 这话带着明显的质问和不满。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张铮身上。袁术眼中更是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张铮迎着袁绍的目光,缓缓起身,抱拳道:“盟主息怒。非是张铮不言,实是在权衡利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曹操和袁术,最终定在袁绍脸上,清晰地说道:“我认为,孟德的分兵之策,可以一试。”
“什么?!”
帅帐内响起几声压抑的惊呼。袁术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刚才曹操提议时张铮沉默不语,此刻竟然公开支持?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袁绍也愣住了,紧盯着张铮:“鹏举,你……你也赞成分兵?公路所言的风险,你可有考量?”
“风险自然有。”张铮语气沉稳,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收益更大,且可控。” 他走到悬挂的粗略地图前,手指点向洛阳方向。
“董卓挟持天子,坐镇洛阳,看似安稳,实则如坐火山。他最大的依仗,一是吕布这柄利刃,二是虎牢关这道铁闸。如今吕布重伤,虎牢关虽险,却也牵制了他大量兵力。” 张铮的手指在地图上洛阳与虎牢关之间划动。
“分兵奇袭洛阳,目的并非真要一举攻克帝都——那确实风险过高。”
他话锋一转,点明关键,“此举意在攻其必救!董卓绝不敢坐视一支精锐兵临洛阳城下!他定会恐慌,定会分兵回援!”
张铮看向袁绍,眼神锐利:“一旦董卓从虎牢关抽兵回防,此关守备必虚!届时,我军主力再全力猛攻,破关之机,便在眼前!此乃围魏救赵,釜底抽薪!”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支奇兵,需是真正的精锐,行动迅捷如风,目的明确——非为攻城,而为震慑!更要有一位智勇双全、能随机应变的将领统帅。
若能成功调动董卓分兵,则虎牢关之围,立时可解!甚至……可趁其回援混乱之际,觅得战机!”
张铮的话条理清晰,将曹操分兵策略的核心目的和预期效果剖析得明明白白,更点出了关键的执行要点——精锐、快速、震慑、调动敌人而非强攻帝都。这比曹操之前笼统的提议,显得更具可行性和策略深度。
帅帐内再次陷入寂静,但这次不再是压抑,而是带着思考和权衡。
袁绍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动,看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曹操看向张铮的目光则带着一丝深意和激赏。袁术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切入点。
张铮的计划,似乎……真的将那个看似冒险的提议,变得有章可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