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上午惨烈的高强度厮杀,双方损失都相当惨重。袁绍见联军占不到丝毫便宜,便下令鸣金收兵。
联军帅帐内,气氛一片压抑。袁绍在主位上焦躁地来回踱步,看着台下默不作声的诸位诸侯,不悦地说道:
“今天上午一战的结果,诸位也都看到了,伤亡惨重啊!如果照这么打下去,没等破关,我们的兵力就要枯竭了!诸位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攻陷虎牢关?都说说吧!”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没个主意。
袁绍看到这一幕,更加不高兴了——因为今天上午损失最严重的,正是他的本部兵马。
这时,曹操站出来说道:“盟主,我认为我们不能在这里干耗着,与吕布硬碰硬。”
“哦?孟德有何良策?”袁绍停下脚步,看向曹操。
“可分出一部分人马,绕过虎牢关,直扑洛阳!这样,董卓必定恐慌,定会撤军回防。届时虎牢关必破!”曹操献策道。
“什么?分兵?!”袁术立刻提高嗓门反驳道,
“我们十万主力都攻不下虎牢关,分兵之后兵力更少,破关要到猴年马月?再说了,万一突袭不成,导致这路人马全军覆没,董卓再往虎牢关增兵,联军岂不是更加危险?你这个法子不行!”
帅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袁术尖锐的反对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曹操提议可能带来的一丝希望。
袁绍眉头紧锁,烦躁地踱回主位,重重坐下。
袁术的话虽然难听,但确实戳中了痛点—分兵风险太大,他承受不起再损失一支偏师的后果。
“那依公路之见,该如何?”袁绍没好气地看向袁术。
袁术被问得一窒,他刚才只顾着反对曹操,哪有什么具体办法?他梗着脖子,强撑着气势:“这……自然是要集思广益!总好过某些人轻率提议,将大军置于险地!” 话里话外,矛头依旧指向曹操。
曹操面色不变,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冷意。
这时,一直沉默的孔融轻咳一声,温言道:“盟主,诸位,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董卓倒行逆施,祸乱朝纲,天怒人怨。
不若以天子名义,广发檄文至洛阳及司隶各郡,历数董卓罪状,号召城内忠义之士及守军弃暗投明。若能动摇其军心,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迂腐!”袁术嗤之以鼻,“董卓老贼心狠手辣,洛阳城被他经营得如同铁桶,岂是几篇檄文能打动的?等你的檄文生效,黄花菜都凉了!”
孔融被噎得面红耳赤,不再言语。
其他诸侯也是七嘴八舌,有说挖掘地道,有说堆土成山,有说长期围困断其粮道……但细究起来,要么耗时太久,要么难以实施,要么同样伤亡巨大,没有一个能让袁绍眼前一亮的速胜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