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春山愿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梁氏离京

第二百三十五章 梁氏离京(1 / 2)

周璨同淮东王一样,将那里有铁矿的消息隐了下来。如今驻扎在北城的都是镇北军,之前除了淮东王和辽王再无其他人知道此处有铁矿,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北城铁矿之事隐瞒下来。

至于何战为什么一开始不同意周璨来收复北城,转头又同意了的原因是他觉得周璨如今光芒太盛,若是照他们这样的速度,相信很快便能将辽东起兵叛乱一事摆平,但这样一来,周璨回朝定然能够得到诸多赏赐,但是他这个同周璨一起驰援的临安军主帅定然要被他强压一头,这是他所不愿意看见的,所以他是故意放慢周璨的节奏。

殊不知他心里打着这样的算盘时,周璨何尝没有自己的计划。

周璨来收复北城时带走了三万镇北军,那么镇北军就能够暂时脱离何战、张磊等人的视线。他可以以大军修整为由,再拖延几天,为远在京城和西南的英王争取时间。算算日子,英王应当也准备好了,如今只要将平定辽东战乱的时间控制在两个月内,让梁染墨将京城里的人送出来时,辽东叛乱就能彻底平了,而后便只等着英王挥师北上。

至于这铁矿,周璨想了想还是跟之前一样派人扮做富商守在那里,等辽东之乱结束后再让人来继续开采。

至于颍川梁康这边,他从头到尾看完梁染墨差人送去的密信后就站在窗口盯着那院子里的桂花树看了一晌午。

最后在天慢慢开始变黑时,他让人给他准备了纸墨笔砚,亲自给远在京城的梁氏众人写了一封命他们回来为他祝寿的家书,等家书一写完,他便让人立刻送回京城。

同时还给嫁去了镇国公府的梁染墨也回了一封书信,其上只写了一句话:前路凶险,需加倍谨慎,保重自身为先。

梁染墨看到祖父的回信时便知道他应下了自己的请求。

其实她给梁康的书信里写了不少东西,她请梁康将梁氏众人遣回颍川为他过寿,她知道以祖父梁康的睿智必定能看出此事并不简单。她如今要做的事确实很凶险,若是真的将人彻底瞒住,等东窗事发时他们恐难应对,不若直接事情告知给祖父,这样祖父作为梁氏的主心骨还能稳住众人。

就如梁染墨想的那样,梁康在看完自家乖孙的书信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故而他才在窗前看了一晌午的桂花树。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一手教出来的皇帝,除了朝一直扶持他的宋氏一族及其亲族门生故旧下手后,竟然还是毒杀先帝的凶手!

他震惊于自家孙女和孙女婿居然他同英王在谋划如此重大之事。要知道他们如今的对手可是当今陛下、安国之主。但是他却完全没有怪罪的意思,或许是因为当年他发现宋氏一族的隐情时无能为力故而不愿再助纣为虐所以告老还乡,如今有人敢掀开当年之事,比他有勇气多了,他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反对的理由。虽然他也担心梁氏一族会步宋氏后尘,但是如今有了机会,他实在说服不了自己继续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所以最后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应了染墨请他办的事。

梁九霖收到自颍川来的书信时还有几分奇怪,之前父亲每年过寿时他们也回去过,不过并不是全部在京城的梁氏子弟都回去,这次父亲却突然要求所有人回颍川为他祝寿。不过他也没多想,许是因为父亲回颍川多年,想要趁着这次机会见见大家,所以在才这么要求的。

梁九霖和梁九霄均是在朝为官,离京需要同自己的上官告假,他将消息同自己的二弟说了之后又写了几封信命人送去给不在京城的三弟梁九纯和年后又去游学的梁南鹤和梁南祝。

至于梁染墨那边,梁康特地交代了如今周璨在辽东平乱,梁染墨在镇国公府帮着给长辈尽孝,便不用喊她了,故而梁九霖就没有特地差人去同她说。

梁九霖和梁九霄动作也很快,两人一合计便写了折子去同上峰告假。梁九霖直接告了一个半月的假,按理来说他们官员因为家中有丧或是什么正当的理由才能告长假,但是因为梁康身份特殊,梁九霖要回去给老爷子过寿,他们批也不是,不批也不是。最后梁九霖带着好酒登了上峰的门,好说歹说之后才给他批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