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崎岖,竹子又长又重。
“这比想象的累。”田中气喘吁吁。
“农民每天都这样。”神永说。
削竹子、打桩、编织围栏。
薰的贡献是递工具、送水。
一天下来,围栏立起来了。
不算美观,但足够坚固。
清晨的露水还没散。
美香第一个发现:
“青菜能吃了!”
不多,只有两排,但叶子绿油油的,没有虫眼。
小心翼翼地开始收割。
薰帮忙装篮子,郑重其事:
“轻一点,不要弄疼菜。”
午餐极其简单,白水煮青菜,只加了一点盐。
第一口下去,所有人都沉默了。
渡边的眼眶红了:
“这是……我们种的……”
“我也有帮忙!”薰骄傲地说。
“对,薰帮了大忙!”大家齐声说。
那顿饭,是他们吃过最美味的一餐。
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这是他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变化是渐进的。
村民开始主动打招呼了。
“城里来的孩子们”变成了“种地的年轻人”。
有人送来自家的腌菜。
有人教他们传统的堆肥方法。
有人帮忙修理农具。
关键的转折是老村长的邀请。
“年轻人,来我家喝茶。”
不是茶,是他自酿的米酒。
在他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茶室里,榻榻米散发着稻草的香味。
“我观察你很久了。”
“你不只是带他们来玩的。”
神永新二沉默。
“你想让这个村子活过来。”
他点了点头。
老人笑了:
“我老了,做不动了,但我知道的,都可以教给你们。”
他站起来,打开一个老柜子,拿出一叠笔记:
“这是五十年的种植记录,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哪块地适合种什么……”
“还有。”他看着神永新二,“村里有七八栋空房子。主人都进城了,不会回来了。你们要用的话,我可以说服他们。”
傍晚他们围坐在篝火旁。
烤地瓜的香味弥漫在夜空,老村长酿的米酒在传递。
渡边喝了一口,然后说:
“我感觉我们正在做的,才是真正的事业。”
“怎么说?”有人问。
“不是破坏。”他想着措辞,“是创造。创造新的东西,更好的东西。”
山田接话:
“用手,不是用口号。”
美香一直看着新二。
他正在给睡着的薰调整毯子。
薰在睡梦中说着梦话:
“爸爸……明天还来吗……”
“虫虫……花花……”
所有人都笑了。
笑声在山谷里回荡。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
神永新二看着夜空。
满天繁星,银河清晰可见。
薰迷糊中醒来:
“爸爸,星星好多……”
“嗯,比东京多。”
“为什么东京看不到?”
“因为太亮了。”神永新二说,“灯光太亮,反而看不见真正的光。”
“爸爸想让更多小朋友看到星星吗?”
“想。”
“那我们要种很多很多菜,让大家都来看星星!”
神永新二笑了:
“好。”
远处,村庄在沉睡。
近处,年轻人还在篝火旁低声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