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义见到这种情况,立即明白这个儒生是顺军的使者,于是脸色一沉,问道:“你是何人?”
儒生急忙行礼,答道:“草民是洛阳府的举人周成才,见过将军,此次是代表毫侯李过大将军,前来与贵军共商大计!”
曹友义听后,冷哼一声道:“什么毫候,不过是一个贼子罢了,竟然敢称候,实话告诉你,这次朝廷根本没有招抚之意,我们数十万大军足可一举荡平闯逆!”
周成才连忙点头应道:“将军所言极是,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关外的鞑子已经入关,而且还占领了大明京师,李将军实在是不忍看到生灵涂炭,也不愿我们汉人自相残杀,所以愿意助朝廷击退鞑子,收复京师!”
曹友义迅速派人将周成才押送到吴三桂的中军大帐,自己则继续率部密切关注九江城的动向,以防顺军突然行动。
一路上,周成才亲眼见证了明军的威严和纪律:整齐划一的步伐,士气高昂的士兵,以及精良的盔甲武器,这一切都让他心中生畏——如此状态的明军,即便是在顺军的全盛时期,也难以与之匹敌。
吴三桂已经得知顺军使者前来的消息,若不是临行前朱慈烺嘱咐可以尝试招抚顺军,他必定不会给顺军议和的机会,现在完全可以全部将其剿灭。
周成才跪下行礼之后,军团参谋长宁致远威严地问道:“你们这些逆贼,本应即刻剿灭,但陛下仁慈,愿给你们一个机会,说吧,什么条件?”
周成才作为李过的亲信谋士,跟随他多年,此刻却只能代表李过谈判,连他自己也感到底气不足,为了报答李过的知遇之恩,他冒险出面,希望能与明军达成和解,并劝说李自成夺回陕西。
周成才言道:“草民此番前来,是代表李过将军传达意愿若朝廷能够允诺保留闯王的帝号,并为我军提供粮草补给,李过将军将竭力劝说闯王撤出湖广,挥师北上,待到那时,朝廷也可出兵相助,共同收复京师。”
此言一出,宁致远闻言勃然大怒,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口出狂言……”
话未说完,便被吴三桂抬手打断,吴三桂冷冷的看着周成才道:
“本帅且问你,李自成如今身在何处?”
周成才战战兢兢地答道:“闯王……如今在南昌城中。”
“这么说,你只能代表李过,而不是李自成了?”
“我家将军是闯王的亲侄子,只要朝廷答应这些条件,定可以说服闯王,还湖广一个安宁呀!”
“回去告诉李过,只有李自成去掉帝号,率全军投降,并前往南京由陛下发落,朝廷才会给尔等议和的机会,不然就等着本帅去取他的脑袋吧!”
通过刚才的对话,吴三桂已经看出顺军内部意见不同了,自己的亲侄子都派人前来议和,更别说其它将领了。
鄱阳湖水域辽阔,不远处的庐山更是险峻,纵使第一军团精锐,也难免损失过大,若是顺军甘愿答应那些条件,议和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