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顺军议和(1 / 2)

从京城到山西,再从山西到陕西,从大顺官兵,又变成了居无定所的流贼,李过此刻的心态已经有些崩了。

带着收拢大顺残部,好不容易在清军的围堵之下赶到了湖广,却发现自己的叔叔李自成已经变得十分偏执。

顺军第一大将刘宗敏战死,大军师宋献策失踪,留在李自成身边的谋士,只剩下了丞相牛金星。

能领兵的将领倒是不少,还剩下田见秀、刘提纯、郝摇旗等人,此时牛金星等人纷纷向李自成进言,先同明军议和,共同北上抗清。

牛金星等一众文官,被朱慈烺俘虏在济宁时,最后的一段日子,被允许在明军的跟随下,在城中闲逛。

当时正赶上朱慈烺对军民展开思想教育,家国的理念多少影响到了牛金星和一众大顺文官。

败退到湖广之后,牛金星等人立即向李自成建言,可以同南京暂时议和,由明军从山东进攻北直隶,顺军从湖广进军,夺回陕西。

但李自成经历那晚疯魔的状态之后,陷入了极大的偏执,非得夺取南京,要与清军划江而治。

分析过局势之后,李自成决定攻下长沙九江之地,从而引南京明军主力前来围剿,然后利用鄱阳湖和庐山之险地。

全歼明军主力,然后顺江而下,直取南京,李自成认为若夺取天下,必须占据一个龙兴之地,眼下南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计划一提出,手下的将领都觉得不妥,现在的明军不同于往日,听闻清军和左军几十万大军都栽在了南京城下。

而李自成一意孤行,认为要抗清,必须先彻底消灭明廷,迫于李自成在军中的威严,众将只得服从,但心底里大多数都不愿与明军再战。

明军来袭,水师舰队轻而易举的就摧毁了己方的炮兵阵地,负责镇守九江的李过,决定冒险一试,私自派人同明军议和。

只要明军承认李自成帝号,并提供粮草补给,并协调北上,自己可以再次前往南昌,去说服自己的叔叔,交还湖广。

顺军的炮兵阵地被彻底摧毁后,明军的战船正准备向湖口阵地继续推进,就在这时,一艘悬挂着白旗的顺军船只缓缓驶向明军水师。

在当时,挂白旗往往意味着有和谈的意图,指挥前锋部队进攻的曹友义见状,不敢有丝毫大意,立刻下令暂停射击,将顺军的信船团团围住。

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倘若闯逆真的愿意投降,那可是一件大好事,于是,曹友义一边派人通知岸上的吴三桂,一边派人将顺军的信使押了过来。

当顺军的信船渐渐靠近明军的战船时,明军士兵迅速一拥而上,将船上的几名顺军士兵牢牢控制住。其中,一个身着儒衫的男子被押了上来。

为了以防万一,在将船上的人员都控制住之后,明军又派遣了几名士兵看守顺军的船只,随后将这几人全部带到了曹友义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