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的檀香袅袅升起,在灯光下化作缕缕青烟。连续多日的回忆让在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深刻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仿佛将这些往事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解脱。
一、初现端倪
曹荣荣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率先打破了沉默:其实现在仔细回想,Vcd的那些毛病,早在学生时代就有征兆了。
她回忆起大学时期的一件小事:那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合伙做家教中介,Vcd负责收钱。每次结账时总会少个几十块,他总说是坐公交弄丢了或是买资料花了。
当时我们都信了,梁露苦笑着接话,直到有一次,我在他书包里发现了一个记账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每次的金额和用途。
张帅帅摇头叹息:最讽刺的是,他用这些钱买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玩意——一个打火机、几包烟,甚至是一串糖葫芦。
鲍玉佳冷冷地说: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他不是因为贫困而偷窃,而是享受这种占便宜的快感。
二、职场初试
孙鹏飞说起危暐刚参加工作时的表现:他在第一家公司只待了半年就被辞退了,原因是他把公司的打印纸整箱整箱地往家搬。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程俊杰补充道,他还偷偷拆解公司的电脑配件,把内存条、硬盘换成了更便宜的二手货。
陶成文推了插眼镜:根据劳动法,这些行为已经构成了职务侵占。但当时公司考虑到金额不大,只是简单辞退了他。
魏超感叹:这就是纵容的开始。如果当时就让他付出代价,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了。
三、创业时期的变本加厉
马文平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危暐:公司刚成立时资金紧张,Vcd主动提出负责采购。他总能找到最便宜的供应商,当时我们还都很感激他。
直到后来,张帅帅接口道,我们发现他采购的电脑配件都是翻新货,办公家具都是瑕疵品。更可怕的是,他还吃供应商的回扣。
鲍玉佳拿出一份泛黄的票据:这是我当时暗中留下的证据。同一批货物,他报给公司的价格比实际价格高出30%。
四、精心设计的骗局
孙鹏飞说起一个典型案例:记得那个政府信息化项目吗?Vcd负责投标,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完美的骗局。
他先是伪造了公司的资质文件,然后又虚构了几个成功案例。孙鹏飞的声音带着愤怒,最可恶的是,他还伪造了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让自己顺利中标。
梁露补充道:项目执行期间,他更是变本加厉。用廉价的替代材料,虚报人工费用,甚至把部分工作转包给在校大学生。
五、人性的扭曲
随着讨论的深入,众人开始剖析危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曹荣荣说:我后来查过一些心理学资料,Vcd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病态占便宜心理。他不是因为需要而索取,而是为了索取而索取。
鲍玉佳点头:记得有一次公司发年终奖,他明明已经领了自己那份,却还要冒充别人再领一次。被发现后,他竟然说反正财务也搞不清楚
这种心态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陶成文分析道,他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合理化借口,从不认为自己有错。
六、系统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