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里,有一个叫尼古拉·马卡罗夫的党员班长。”
“他带着5名战士守着一栋残破的楼房,整整45天。”
“没有粮食,他们就煮皮鞋的皮带;”
“没有水,他们就融化雪水;”
“没有弹药,他们就用石头、用刺刀和敌人搏斗。”
“他在日记里写道:“这栋楼不是石头做的,是我们的信仰做的,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活着,法西斯就别想过去。”
“后来,这栋楼被称为“马卡罗夫楼”,成为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象征。”
“不是因为它有多坚固,是因为守楼的共产党人,把红心变成了钢铁,把自己变成了社会主义的防线。”
“战争结束后,苏联变成了一片废墟。”
“工厂被炸毁,农田被烧毁,千万个家庭失去了亲人。”
“但共产党人没有倒下,他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扳手、铁锹,喊出了“重建祖国”的口号。”
“在顿巴斯煤矿,党员斯达汉诺夫,带领工友们创造了“斯达汉诺夫运动”。
“他说:“我们多挖一吨煤,工厂就能多生产一台机器;多生产一台机器,国家就能早一天强大。”
“在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工地上,女党员玛丽亚·伊万诺娃和男人们一样扛钢筋、拌水泥。”
“她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却笑着说:“社会主义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那时的共产党人,是在废墟上盖房子的人。”
“他们知道,社会主义不是一句口号,是要有工厂、有农田、有学校、有医院,是要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他们饿着肚子搞工业化,省吃俭用发展国防,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不再被欺负,是为了让社会主义的国家能站稳脚跟。”
“1957年10月4日,当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在太空发出“滴滴”声时。”
“全世界都听到了社会主义的声音。”
“那声音里,有科研人员熬红的眼睛,有工人师傅精准的焊接,有党员干部带头的奉献。”
“这颗红心,在建设的汗水里,变得更加坚定。”
乔丽丝的话音,犹如有魔力一样,一下子就带领着人们,回到了之前的日子里。
让所有人,想起了共产党员带领着人们,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步步的从废墟当中,建设起来了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无比强大的国家。
那时候的人们,心中都有信仰,大家都团结一致,向着建设更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前进。
在这一些无私的共产党人带领之下,他们终于站到了这个世界之巅。
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地位。
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