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排队购物,而特权阶层,却可以通过特殊渠道,获得充足的商品供应。
今年粮食产量达到了2.45亿吨,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一个"特大丰产年" 。
然而,这个看似辉煌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首先,由于不能组织人力及时收割,造成庄稼大量霉烂在地里,仅收割过程中的损失,就达到0.3亿吨 。
更为严重的是劳动力短缺问题。
全国1/5的收割机,因缺少农机手,而不能参加收割 。
古比雪夫、萨拉托夫等州因此宣布处于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全国农工综合体的5000辆汽车,因缺少燃料而不能起动 。
这种"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深刻反映了老毛子农业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均衡。
乌克而兰作为老毛子的粮仓,今年农业产值为490亿卢布,占到老毛子农业产值的23.5% 。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虽然无法与乌克而兰相比,但在老毛子的粮食生产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
相比之下,远东地区的粮食产量则微不足道,今年仅为131.2万吨 。
老毛子的粮食收购体系,在今年已经接近崩溃。
到了10月份,收割并脱粒的面积,已达播种面积的95%。
而国家定货量才完成72%,商品率比去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
农庄农场出现了严重的抗粮现象。
巴乔夫为此对农庄农场交售粮食形势,感到严重担心和忧虑。
指责许多农庄农场,毫无理由地阻挠把谷物运往谷物收购企业,违反合同纪律。
事实上,农庄农场在丰收后,不急于向国家交售粮食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因素。
货币购买力严重下降,农民手里的卢布,买不到所需的东西。
货币已经失去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更愿意保留粮食作为实物财富。
供应的配合饲料价格偏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许多农民因此减少了牲畜养殖,进一步加剧了肉类供应的紧张。
农民担心向市场经济过渡,价格放开,价格势必上涨。
因此宁愿自己多存粮食,以便进行实物交易 。
这种不信任,源于长期以来政府政策的反复无常,和对农民利益的忽视。
老毛子本来对粮食进口就有依赖,在今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粮食进口主要来自漂亮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
即使在漂亮国实施粮食禁运期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仍继续向老毛子追加粮食销售。
甚至漂亮国国内的粮商,也通过各自的海外分公司,将粮食转出口到老毛子国内 。
这种对进口的严重依赖,使老毛子的粮食安全,完全掌握在外国手中。
更为严重的是,老毛子为了支付粮食进口的费用,不得不大量出口石油等能源产品。
巴乔夫在一次会议上,坦率地说:"我们是因为无法生存才购买粮食的。”
但是这种石油换粮食的模式,使国内的经济安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所有的问题,在今年全部都爆发了出来。
就犹如泰山压顶一样,直接把老毛子国内的所有人,压得喘不过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