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指着图纸上的花瓶,“这个样式先做五十个,送到交易区让商客看看反响,然后再加大生产力度。”
说着又转向刚进门的阎武父子,“阎武叔,最近商队多,交易区和各工坊的安保可得盯紧些,别让宵小之辈钻了空子。”
阎武拍着胸脯应下,身后的阎智明赶紧接话:“大人放心!我们已经把巡逻的兄弟加了两班,每个仓库都派了人守着。对了,上次您说的物流队,我们已经跟澧州的马帮谈好了,以后武陵的货往外地运,他们能帮忙走货,运费比以前省了一成。”
苏康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便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纸来,分给鲁琦、阎武等人:“我琢磨着,把咱们的建材工坊、蜂窝煤工坊、炼钢工坊、酒坊、玻璃坊,还有物流、护卫队、交易区都整合到一起,就叫‘苏记商贸集团’。鲁琦鲁钰管研发和生产,阎智杰阎智雄管销售和物流,阎武叔和智明管安保和后勤。每月除了工钱,年底再按收益给你们分红 —— 比如今年玻璃坊赚的钱,你们能分走两成。”
如今,他在武陵的商业帝国,光是员工就达到了上万人,已到了非整合不可的地步了。
鲁琦拿着纸的手顿了顿,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大人,您说的是真的?”
阎武也有些激动,黝黑的脸涨得发红:“苏大人,您这么信得过我们,我们肯定把事干好!”
正说着,阎兰兰掀着帘子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刚做好的玻璃小兔子:“苏大哥,你看这个!杨师傅教我吹的,能不能放到交易区当小玩意儿卖?”
苏康接过小兔子,透亮的玻璃捏在手里温温的,他笑着点头:“当然能,你想卖就去跟账房登记,赚的钱都归你。”
阎兰兰欢呼一声,又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傍晚时分,苏康在书房里接见了王刚。
桌上摆着两盏茶,王刚捧着茶盏,手指在杯沿上摩挲着:“少爷,您上午说让我留在武陵管物流,我……”
他抬眼看向苏康,眼神很坚定,“我还是想跟着您。从京城到武陵,我跟着您三年了,您到哪,我就到哪。”
苏康看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王刚的性子,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改,只好把刚拟好的管事文书收起来:“罢了,你愿意跟着就跟着吧。”
王刚闻言,脸上露出些笑意,又赶紧坐直了身子:“谢少爷!”
夜色渐深时,苏康站在书房的窗前,透过窗棂往外看,他的目光,穿过深沉的夜色,直往千里之外的京城。
他在递交政绩奏折后不久,也把两封家书同时寄往了京城,一封捎给他老爹,让苏家准备三书六礼的事;一封捎给武侯府,信上提了他准备在这年端午之前迎娶林婉晴的事。
已经过去了数日,就不知道他们收到这两封家书了没有。
春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远处稻田的清香,苏康摩挲着窗棂,心里头暗暗思忖:该回京城一趟了。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县衙外隐隐传来了更夫的打更声,声声入耳。
苏康连忙把飘飞的心绪收了回来,望着县衙外的灯火,嘴角轻轻扬了起来。
武陵的商业已经走上正轨,鲁琦、阎武他们能把集团管好,而京城那边,三年之约,正等着他回去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