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烂桃子 > ◇ 第56章 怎么这么瘦了

◇ 第56章 怎么这么瘦了(1 / 2)

◇ 第56章 怎么这么瘦了

刚才那人吓了陈越一跳,所以陈越现在不想理会他。

他擡眼看了看,公交车站台还是在原来的方向,这么多年了都没有一点变化,他上车扫码付钱,把行李箱放好,然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外面真的很热,但车里有空调,他靠在椅子上侧头一直看着窗外。

周围的景色是那么熟悉,每一处地方都在他的记忆里,途径的路段会有什么建筑,这一程有多少站点,距离下一站还需要多长时间,他全都一清二楚。

陈越在车上发呆,回想起自己这几年。

他连过年都不会回家,因为不休假会加薪,而且过年的车票不好买,老妈每回打电话来问他都说下回吧,下回吧。

一次又一次的下回把他和母亲相隔在两地。

陈越能做的也只是按时把自己赚的钱打回去,好让家里的母亲跟哥哥生活能好过一些。

这趟公交车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临近中午,陈越到了县城。

他家在一个海边小镇上,从县城到镇上又要再乘坐一趟公交车。

只是这回的公交车是破旧的,没有空调,也不支持扫码支付,他早早地在口袋里准备了三个硬币,上车后扔进投币箱里。

这车没有空调,但能开窗。

陈越开着车窗,手臂靠在车框上,手心撑着自己的脸往外看,迎面吹来的风里都带着热气。

随着公交车渐行渐远,经过两个小镇后又拐进一条小路。

这条路两边全是高大茂盛的树,路上都是绿茵,树叶挡住了所有日光,行驶到这里连空气都变得凉快起来。

陈越忽然有些开心地坐直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看,穿过那条长着茂密树木的小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他看见蓝天,看见鸟儿在眼前飞,看见了那片养育他长大的大海。

还有海岸线边上一排排巨大又整齐的风车。

连迎面吹来的风都有了海的味道。

陈越深呼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己此刻已经完完全全地回到家了。

他没有告诉老妈自己要回来,下了车就拖着行李箱往前走,他们家离海边不远,过一条马路,马路对面就是海。

站在家里楼顶能看见海面,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穿上靴子去海边挖小螃蟹,他会和陈智一起玩水一起打闹,比赛谁抓的小螃蟹比较多,玩累了就躺在礁石上看风车。

小镇住户不多,最靠近路口的那户人家是早年搬迁过来的,姓沈,她家儿子和陈越同岁,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全是念的同一所学校,后来他考上大学,陈越因为家庭变故早早外出工作,此后再没了联系。

陈越以为自己回来见到的第一个人会是老妈,没想到刚走近路口就迎面碰上了啃苹果溜达的沈卓然。

沈卓然是个男alpha,长得高,也很帅,小时候比较黑,现在已经变得很白,陈越第一眼还没认出他来,只是纳闷为什么这人盯着自己看。

他莫名其妙往前走了几步,沈卓然边咬苹果边歪着脑袋跟着走过来:“喂喂喂,陈幺宝儿,我这——么大个人站这你没看见?”

陈越脑袋突然开窍似的想起来眼前这人是谁,霎时有些不好意思:“卓然?不好意思我刚才没注意。”

“啧啧……”

沈卓然啧了两声:“什么没注意,就没认出来我呗?外面大城市待了几年回来的就是不一样哈,我们从出生就认识的交情,说忘就忘了啊陈——幺——”

他说话故意拉长了声音,陈越原本就尴尬,这会儿更是连忙打断他:“啊呀!”

他摆了两下手,左右看看附近没有其他人才继续开口:“谁让你这么叫,别这么喊我!”

陈越家两兄弟,他是小弟,很小的时候爸妈经常管他叫“老幺儿”或者是“幺宝儿”,镇上的人邻里邻居互相都认识,也总跟着叫他幺宝,一来二去幺宝就成了他的小名。

但后面长大一些就都不会这么叫了,老妈也没再这么叫过他。

小名小名,好像只是小时候的名字。

长大后所有人都叫他陈越了。

沈卓然挑眉:“嘛呢嘛呢,这是要忘本儿啊?小名都不让叫啦?”

陈越偏过头看他:“阿姨以前还管你叫乖宝宝呢,现在还叫你乖宝宝吗?你咋这么恶心。”

沈卓然“嘿”了一声,上前一步伸手勾着陈越脖子:“出去几年学会呛人了你。”

虽说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但实在太多年没有见面,沈卓然凑上来时陈越先是愣了一会儿,而后又变得尴尬起来,转了一下脖子想从沈卓然臂弯里挣脱出来。

但下一秒他就不动了,因为沈卓然突然低头在他耳边闻了闻:“你不是beta吗?”

他擡头看看陈越:“怎么好像有信息素的味道?”

陈越脸色一僵:“什么信息素,我喷的香水。”

他说完挣开,提着行李箱往前走,走了两步听见沈卓然在后面问:“你回来待多久啊?”

陈越也不知道自己会待多久,他可能再一次外出,但不会去S市了,不过目前还没有外出的打算,先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再说吧。

于是应道:“不知道,暂时不想走了。”

沈卓然继续咬他的苹果,冲陈越摆摆手:“那改天再聚,有空一起吃饭昂。”

陈越点头说好,转身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

他离家前家里还是一层楼的老屋,半米高的围墙上总会摆满各种东西,有老妈种的小花,也有陈智和陈越养在水杯里的小鱼。

院子里种了一点菜,他记忆里以前的生活一直有一个场景,老妈坐在小凳子上缝补渔网,老爸用木棍架在围墙上,站着把渔网网到的脏垃圾挑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