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轱辘杆子 > 第212章 重整旗鼓

第212章 重整旗鼓(1 / 2)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梨树枝叶的缝隙洒在合作社的院子里,王轱辘摇着轮椅穿过刚刚清扫干净的水泥地面。

距离那场百年不遇的暴雨已经过去半个月,但合作社的围墙上还留着明显的水渍痕迹,像一道伤疤提醒着人们那场灾难的惨烈。

\"王叔,早啊!\"张会计抱着一摞账本从办公室出来,额头上的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理赔款昨天到账了,我整理好单据就给您过目。\"

王轱辘点点头,目光扫过正在重建中的大棚骨架:\"老张,新订购的防雹网什么时候能到?\"

\"说是今天下午送到。\"张会计擦了擦汗,\"县农业局推荐的那家质量确实好,就是价格比普通的高三成。\"

\"该花的钱不能省。\"王轱辘转动轮椅朝大棚方向去,\"这次教训够深刻了。\"

大棚区里,七八个工人正在焊接新的钢架。原来的竹木结构在洪水中不堪一击,这次全部换成了坚固的镀锌钢管。菌生蹲在地上检查地基,见到岳父过来连忙站起身。

\"爸,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医生不是说让您多休息吗?\"

王轱辘摆摆手:\"躺不住。地基加固得怎么样了?\"

菌生指着新挖的排水沟:\"按您说的,把地基抬高了三十公分,四周挖了环形排水沟。这回就是再下暴雨,水也会顺着沟排走,不会倒灌进大棚。\"

王轱辘弯腰摸了摸新浇筑的水泥地基,满意地点点头。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沈雅琴打来的。

\"轱辘,你跑哪儿去了?早饭都不吃就出门。\"电话那头沈雅琴的声音带着责备,\"李大勇送来了新鲜羊奶,我热好了,你快回来喝。\"

王轱辘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八点了:\"我在合作社看看重建情况,这就回去。\"

挂断电话,菌生忍不住笑了:\"妈还是这么管着您。\"

\"你妈就这脾气。\"王轱辘嘴上抱怨,眼里却带着笑意,\"对了,梨叶去县里谈新订单,有消息了吗?\"

菌生掏出手机看了看:\"刚发信息说谈成了两家超市的供货合同,比原来的价格还高了百分之五。说是看中咱们'灾后重建,品质不变'的承诺。\"

回家的路上,王轱辘遇到了正要去梨园的村支书。

\"老王,听说你昨天去县里开会了?\"村支书拦住王轱辘的轮椅,\"农业局那个防灾方案怎么说?\"

王轱辘从轮椅侧袋掏出一叠文件:\"正要找您商量呢。县里打算在咱们村试点新的防洪系统,包括加固河堤、修建蓄水池和预警装置。资金他们出大头,村里只需要出地和部分人工。\"

支书接过文件,老花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是好事啊!这些年气候反常,是该未雨绸缪了。\"他拍了拍王轱辘的肩膀,\"下午开个村民大会,你给大家详细说说。\"

回到家,沈雅琴正在院子里晾晒被褥。洪水退去后,她就把所有能洗的东西都洗了一遍,说是去去霉气。见王轱辘回来,她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厨房端出还冒着热气的羊奶和葱花饼。

\"趁热吃。\"沈雅琴把碗推到王轱辘面前,\"李大勇说这是今早现挤的,营养最好。\"

王轱辘喝了一口,浓郁的奶香顿时充满口腔:\"老李最近往咱家跑得挺勤啊。\"

沈雅琴轻哼一声:\"他那点心思谁不知道。自从李青走后,他就没少撮合咱俩。\"她给王轱辘又添了张饼,\"要我说,他就是闲的。\"

王轱辘笑了笑没接话。其实村里人都知道,自从和沈雅琴在一起后,他这个残疾老汉的精神头确实一天比一天好。沈雅琴虽然只比他大两岁,但做事麻利,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能安心经营合作社的产业。

吃完饭,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书房,仔细研究县里给的防洪方案。沈雅琴端着一盘切好的梨进来,见他眉头紧锁,便凑过来看。

\"这图画得挺明白。\"沈雅琴指着方案上的示意图,\"在村东头低洼处修蓄水池,雨季存水,旱季灌溉,一举两得。\"

王轱辘有些惊讶:\"雅琴,您还懂这个?\"

沈雅琴得意地笑了:\"我爹当年是公社的水利技术员,我从小跟着他跑工地,见的多了。\"她指着图纸上的一处标记,\"这里要是再加个过滤网,能防止杂物堵塞管道。\"

下午的村民大会在合作社的大院里举行。虽然屋顶还没完全修好,但临时搭起的遮阳棚下已经坐满了人。王轱辘把县里的方案详细讲解了一遍,老支书在旁边补充说明。

\"这个工程需要占用部分田地,主要是村东头老赵家和老李家那块。\"王轱辘环视众人,\"大家有什么意见?\"

李大勇第一个站起来:\"我家那块地本来就不肥,种啥都长不好,拿去修蓄水池正合适!\"

老赵头犹豫了一下:\"我那地里还种着红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