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恩为首的军事保守派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主动接触。“我们自身难保,内部隐患未除,外部强敌环伺。此刻去探索一个虚无缥缈的‘星语’,无异于玩火自焚!当务之急是解决‘青壤号’的污染,并找到彻底摆脱‘液态掠食者’追踪的方法。”
而艾妲和部分科学家则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这‘星语’蕴含的技术层级可能远超我们想象。如果能破译其中的只言片语,或许能找到对抗当前困境的新思路,甚至是治愈‘模因污染’的方法。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绝境中,任何可能性都值得冒险一试,关键在于控制风险。”
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伊芙琳沉默地听着,目光在星图上那个标记着“星语”源头的虚点,与代表内部隔离区的红色警示标志之间徘徊。她肩上是数千幸存者的性命,是文明最后的薪火。
就在争论相持不下时,隔离区传来了噩耗。一名早期接触“青壤号”的工程师,在隔离中突然出现了剧烈的生理异变,其身体部分组织出现了诡异的金属化流动现象,并在试图突破隔离屏障时被自动防御系统…终结。事后检测发现,其体内的“模因印记”浓度在短时间内飙升了数个数量级,并且展现出了初步的、针对基地内部能量网络的…“渗透”企图。
危机升级了。“模因污染”不再仅仅是潜伏的威胁,它已经开始主动适应和攻击。现有的隔离措施,恐怕支撑不了太久。
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迫使伊芙琳做出了决断。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她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内部污染在进化,外部威胁不知何时会降临。那‘星语’是我们目前唯一能看到的、不同于毁灭的道路。”
她看向雷恩:“雷恩,我需要你制定一个最高安全标准的‘有限接触’方案。我们不一上来就进行双向通讯。首先,集中我们最强的被动观测设备,尽可能多地收集‘星语’数据,尝试进行破译。同时,准备一个一次性的、可远程操控的、具备基础信息收发功能的小型探测器。”
她又看向艾妲:“艾妲,你负责从‘星语’数据和莉亚娜遗留的研究中,寻找任何可能对抗‘模因污染’的线索。这是我们尝试接触的前提之一,我们必须掌握更多遏制内部危机的手段。”
最后,她的目光扫过所有人:“这不是盲目冒险,而是绝境中必要的探索。在我们因为内部崩溃或外部打击而彻底沉默之前,我们必须尝试抓住任何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星语’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更大的危险,但无论如何,都比在原地等待毁灭要强。”
“准备执行‘聆星计划’。”
命令已下,争论止息。残存的联盟力量再次行动起来,为了生存,也为了那缥缈的希望,他们准备向那片沉寂的古老虚空,伸出极其谨慎的触角。
薪火飘摇,抉择维艰。是死于已知的威胁,还是冒险探寻未知的可能?在死寂的坟场与低喃的星语之间,文明的最后火种,即将做出影响其存亡的又一次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