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列入教材(2 / 2)

还可以加一点童声合唱,就像《春天在哪里》那样,让千年前的‘鹿鸣’,能被现在的孩子听见。”

挂了电话,白久还站在玉兰花下傻笑。

路过的张志杨拍了他一下:

“咋了?捡钱了?”

“比捡钱还开心!”

白久晃了晃手机,拉着他往寝室走。

“《春天在哪里》进教材了,徐奶奶他们即将就能完成《诗经》某诗的残篇了!”

刚推开寝室门,古力就举着手机冲过来:

“白久!你上热搜了!# 春天在哪里 国家教材# 第三!”

齐飞宇把电脑屏幕转过来,是教材编委会的官方红博:

“国家教材编委会:《春天在哪里》入选国家儿童音乐教材,以童真视角诠释自然之美,让音乐成为孩子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感谢创作者白久先生以及演唱这首歌的所有乘风福利院的孩子们为儿童音乐注入传统文化活力。”

“可以啊白久!”

齐飞宇拍了拍他的肩膀。

“以后我跟我小侄女说,她学的儿歌是我室友写的,多有面儿!”

白久笑着点头 。

正说着,猫信响了,是张元发来的,还带了个 “举酒杯” 的表情包:

“张元:白久老弟!刚看到《春天在哪里》入教材的消息,太牛了!我跟工作室的人说‘这是我认识的天才’,他们都不信,我把研讨会合照甩过去,羡慕坏了!还有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啥时候发布啊?我天天蹲你红博,刷新刷得手指都酸了!”

后面还跟着一串 “催更” 的表情,像个急着故事的小朋友。

白久忍不住笑了,回复道:

“不爱喝啤酒:谢谢张哥!《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天就更!”

张元秒回:

“张元:虐也看!我就喜欢有张力的剧情!”

......

放下手机,白久打开电脑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档。

光标停在 “阳台誓言” 的结尾,他想起徐苑说的《呦呦鹿鸣》,想起孩子们唱《春天在哪里》的样子,突然觉得笔下的故事又多了一层意义 ——

无论是儿歌里的童真,古诗里的君子之谊,还是悲剧里的爱情,本质上都是对 “真实情感” 的表达。

他指尖落在键盘上,开始写第三幕的开篇:

“提伯尔特握着剑,在维罗纳的街头拦住了罗密欧。

他的眼神像淬了毒的冰,声音里满是凯普莱特家族的仇恨:

‘你这个蒙太古家的叛徒,居然敢娶我们家族的女儿,今天我要让你为你的狂妄付出代价……’”

窗外的玉兰花飘进屋里,落在键盘旁。

寝室里很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传来的室友翻书声。

白久知道,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对情感的敬畏,融入每一个字、每一段旋律里 ——

给孩子的歌要纯粹,给古人的谱要庄重,给读者的故事要真诚。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

古力递过来一碗泡面:

“别写了,先吃饭!你要是把自己累垮了,网友得把咱们寝室给冲了!”

白久接过泡面,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突然笑了。

他想起徐苑说的 “鹿鸣声声,千年未绝”,想起教材里孩子们的插画,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

用音乐和文字,把千年前的光,照进现在的日子里。

吃完泡面,他又打开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