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凌云之志,又得贵人扶持,此女前程恐怕不可限量。
今日种下的善因,未必不会在将来结成善果。
这份善缘,结得值当。
元和帝微微颔首,眉宇间神色微微和缓:“既如此,便尽快将议定罪状用印颁布,昭告天下之日,不必拘泥秋后之期,就在暮春行刑。”
“犯下如此滔天罪孽,合该早些赴九泉之下,向淮南万千冤魂谢罪。”
一众官员齐声道:“臣等领旨。”
殿外雨声骤然转急,如珠玉倾泻,纷乱地敲击着琉璃瓦。
元和帝听着这连绵不绝的淅沥声,没来由地一阵心烦意乱,终是摆了摆手,倦怠道:“都退下吧,各自办好手头的差事。”
众官员躬身行礼后,依序退出大殿。
方踏出殿门,便见皇后正跪在玉阶之上,众人当即垂首躬身:“臣等请皇后娘娘安。”
此时的皇后确显狼狈。
纵有宫人尽力撑伞,奈何风雨斜侵,难以遮全。
裙裾早已被地上蜿蜒的雨水浸透,紧贴在冰冷的石阶上,汇成一道道细流。
皇后并未抬头,声音混在雨声里,却异常的清晰:“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大乾有尔等这般尽忠职守的臣工,是社稷之福,亦是陛下之幸。”
“本宫戴罪之身,当不起此礼。”
周域垂眸敛目,眼尾余光自皇后被雨水浸透的衣袂间掠过,心底一声叹息无声漫开。
这才是真正的时也命也。
跪在冷雨中的皇后,很是符合贤后典范。
多年来性情温良恭俭,将六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对妃嫔宽和却不失威严,从未因争风吃醋责罚过谁,更不曾对皇嗣下手。
但凡有嫔御遇喜,必命太医悉心照料,严查饮食起居;若真有人行差踏错,她也从不姑息,总是按宫规秉公处置。
确确实实的堪为六宫之表率。
可如今……
周域将叹息咽回腹中,唯有默默地躬身再行一礼,随着同僚们默然退去。
可以说,这许多年来,皇后始终谨言慎行,从未有过半分逾矩。
原本,有这样一位德行甚佳的母后,当是秦王之幸,亦该成为他问鼎东宫最坚实的倚仗。
可叹秦王与承恩公府自作聪明,谋划时竟将皇后蒙在鼓里。
或许他们心知肚明—,若让皇后知晓,非但得不到半分助力,反会招来重重阻拦。
承恩公府树倒猢狲散,秦王亦成弃子远守皇陵,皇后的处境便如秋日残荷。
虽依旧高居凤位,实则根茎已朽,风雨难支。
待行至远离华宜殿的宫道转角,一位官员终于按捺不住,压低声音问道:“周老大人,您说陛下会如何处置皇后娘娘?可会因秦王与承恩公府之过……迁怒于中宫,另寻错处,行废后之举?”
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极轻,却如惊雷般炸响在众人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