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端坐青天的镇元子(1 / 2)

晨钟自九天之上荡开,清越如冰玉相击,漫过三十三天云海,坠向亿万星河;

暮鼓紧随其后,沉雄似昆仑震岳,穿透九幽玄壤,唤醒亘古尘埃。

钟鼓相和,在时光长河中,漾开圈圈涟漪,将岁月的褶皱熨帖平整,又在虚空里刻下深浅不一的道痕。

那是东华仙君立于青天之巅,以自身道基为引,敲响的决意之音。

他白衣胜雪,墨发垂腰,指尖凝着一缕清气,目光却比昆仑冰峰更冷冽。

三纪清修,五纪悟道,他曾见诸天万界生灭,曾睹万道兴衰,此刻却为那潜藏于深处的隐患,动了决然之心。

“大道失衡,劫火将燃,大道若要存续,必破而后立!”

东华仙君的声音不高,却随着钟鼓之声传遍寰宇,每一个字都带着金石之音,震得虚空微微颤抖。

话音落,无边青天骤然变色。

战神虚影,开始变得扭曲。

原本澄澈如洗的苍穹,自中央处裂开一道细纹,那细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扩张,转瞬便化作一片遮天蔽日的深渊。

深渊之内,漆黑无光,不见底,不见边,仿佛是天道睁开的眼,又似是混沌重开的裂口,散发着吞噬一切的磅礴吸力。

云海翻腾,星河倒卷,飞鸟走兽四散奔逃,仙神佛陀尽皆侧目。

深渊的吸力越来越强,先是周遭的流云被扯入其中,化作丝丝缕缕的白雾,转瞬消散;

接着是下方的山川河流,水汽蒸腾,草木飞旋,朝着深渊的方向汇聚。

但这仅仅是开始,更远处的诸天之中,无数风之形态,正循着深渊的召唤,奔腾而来。

最先抵达的是清风。

那是春日拂过柳梢的柔风,带着花草的芬芳,轻柔得仿佛能抚平一切褶皱。

它们自神洲的桃林而来,自贺洲的古刹而去,丝丝缕缕,缠缠绵绵,

却在靠近深渊的瞬间,被那股无形的吸力牵引,化作一道道纤细的风丝,义无反顾地涌入漆黑之中。

紧随其后的是狂风。

那是夏日席卷荒原的烈风,带着砂石的凌厉,呼啸着掠过山川湖海。

它们自南瞻部洲的戈壁而起,自北俱芦洲的冰原奔来,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却在深渊面前收敛了狂傲,

化作奔腾的洪流,顺着深渊的边缘盘旋一周,而后轰然坠入,激起阵阵虚空涟漪。

再然后是暴风。

那是能撕裂苍穹的罡风,自九天罡气层诞生,携着雷电的威势,怒吼着穿过云层。

它们所过之处,虚空震颤,星辰黯淡,却在深渊的吸力面前,

如同归巢的倦鸟,放弃了挣扎,化作一道道青色的光柱,直射深渊底部。

更远处的虚空之中,虚空风暴如期而至。

那是由破碎的空间组成的风之狂潮,带着毁灭与新生的气息,所过之处,空间扭曲,时间错乱。

它们自诸天万界的缝隙中涌出,跨越亿万光年的距离,朝着深渊汇聚而来,

与其他风之形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无边无际的风之海洋。

最令人震撼的,是时光之风。

那是流淌在时光长河的特殊风息,无形无质,却能拨动岁月的琴弦。

它们自过去而来,带着远古洪荒的沧桑;自未来而去,携着未知世界的神秘。

时光之风的出现,让整个虚空都泛起了淡淡的金色涟漪,

那些被卷入的流云、砂石、草木,在时光之风的吹拂下,时而化作远古的蕨类植物,

时而化作未来的奇异生灵,最终都一同坠入深渊,被那无尽的黑暗吞噬。

无数风涌入深渊,却并未掀起惊天动地的巨响,反而让整个天地都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静谧。

深渊就像是一个无底的容器,无论多少风涌入,都不见其满溢,反而那漆黑的表面,渐渐泛起了淡淡的流光,

似是无数风之能量在其中交织、融合、蜕变。

东华仙君身化轮回,熔炼一尊“神”。

他能感受到,深渊之中,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正在孕育,那是无数风之形态的精华,

是诸天万界的灵气,更是他破而后立的希望。

“风聚为刃,可破虚妄;渊纳万象,可承新生。”

他低声呢喃,清气愈发璀璨,与深渊中的风之能量遥相呼应。

钟鼓之声渐渐消散在天地间,但那份决绝与坚定,却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每一个见证这场异象的生灵心中。

无边青天之下,深渊依旧吞噬着无数风,在云海与星河的映衬下,

那道轮回,显得愈发挺拔、孤高,如同执掌诸天命运的神只,静候着新生的降临。

而此时,神庭腹地,似乎过去了亿万年。

与苦海之上的风起云涌不同,地仙界万寿山演化的五庄观内,一派宁静祥和。

人参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成熟的人参果挂在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晶莹剔透,宛若婴孩。

观中央的大殿之内,镇元子端坐于九龙沉香木座之前,身着土黄色道袍,面容古朴,神色平静,

一双眼眸深邃如古井,正望着殿外那片,被深渊映照得微微泛黑的青天。

他并未去看那吞噬一切的深渊,也未去关注那无数奔涌的风之形态,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壁垒,看到了更为遥远的过去。

——那是远古洪荒的岁月,天地初开,清浊分明,山川河流横亘万里,巨兽猛禽横行无忌。

他目光穿越过去,看到了盘古开天辟地后,身躯化为山川草木,精血化为江河湖海;

他的目光来到未来,看到了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看到了三皇五帝教化万民,开创华夏文明;

看到了洪荒万族相互征伐,弱肉强食,最终走向融合与消亡。

就这样,看了神庭青天三万年。

他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了脚下的大地之上。

那厚重的土地,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冰冷的泥土,而是跳动的生命。

他能感受到大地深处,岩浆在奔涌,如同血脉在流淌;

能感受到山川之下,灵脉在搏动,如同呼吸在起伏。

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远古的记忆;每一座山峰,都蕴含着守护的奥义。

他明白了,大地之所以厚重,是因为它承载了万物的生老病死;大地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包容了一切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