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行王朝 > 第58章 得罪了!

第58章 得罪了!(1 / 2)

李逸还不知道王墩和王怀远三言两语之间就将自己的差事给决定了,虽然之前答应了王墩协助查案,可按照王墩这意思,是让他全权负责此事啊!

他正和夏嫣然前往内城码头。没错,他要去找那位陈脚夫。

朱桥镇发生的事情他已经知道,夏破云比陆衍之更快抵达了县城,并且知道了在他走后朱桥镇发生的一切。

现在看来,陆衍之先拿下张成和巡检司衙门,不单单是剪除廖勋等人的实力,另外一个则是将朱桥镇的乡绅富户全都拉拢到自己身边来。或许,能够借着张成这件事,将长吉县的乡绅富户全都“团结”在自己身边,到时候,他才是真正的一县之尊。

而从他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来看,如果真如廖勋所说,好多年前陆衍之就与白莲教有勾连,那么等他真的将全县的乡绅富户全都拉拢过来,到时候,长吉县岂不是任由陆衍之施为?甚至能够兵不血刃的将长吉县纳入到白莲教的版图中。

这种情况和荠县其实是有些相像的,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荠县旁边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千户所城,荠县内发生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全在千户所城的监视之内。

但是长吉县则不然,在长吉之内,苏承基还真的拿陆衍之没办法,到时候,长吉还有谁能够制衡陆衍之?没有了!

不过眼下,陆衍之是不太可能继续施行他自己的计划了,能不能过王墩这一关也还要看陆衍之的狡辩能力。

夜色如墨,长吉县城内城码头此时却是一片璀璨。数十盏风灯悬挂在码头立柱之上,昏黄的光裹着水汽,在水面映出细碎的光斑,空气中飘着潮湿的混杂味道,这是脚夫们的汗水与货物、木箱之间散发出来的味道。

码头上人影攒动,脚夫们或扛着半人高的粮袋,或抬着大木箱,踩着青石板路匆匆往来。“嘿呦,让让啊!”两名身穿短打的脚夫抬着一个大木箱往船上搬,从木板的缝隙里往里瞅,在灯光下还能看到一些瓷器的模样。

水边的石阶上,商家们裹着厚衣裳,搓着手来回踱步,时不时扯着嗓子催促:“六狗,那批绸缎快着点,别天亮之后水门开了赶不上第一批出城的。”被喊到的脚夫应了声“晓得了”,随即叫上另外几个人,将岸边的绸缎箱子搬到指定的船上。

货箱搁在船头,发出巨大的碰撞声,船家心疼自己的船板,一边嘟囔着小心些,一边检查船板有没有破损。

在更远处的水面之上,不少的货船紧紧挨着,中间搭上了木板,方便将货物运到船上,或者是将船上的货物搬到岸边。大家都在忙碌着,想要把长吉县城封城的这几天时间给抢回来。

脚夫们的喘息声、商家的吆喝声、船板的碰撞声、水流的哗哗声,混着远处隐隐传过来的打更声,在夜色中编织成了一张描绘人间百态的美好画卷。

“所以说,百姓们是最淳朴的,只要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年底有余粮,大家就会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这时候,官府如果减少一些对百姓的非必要干预,只提供必须的帮助,那么百姓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李逸站在河岸边一处邻水的二楼,看着底下热闹的场景不禁发出感慨。“百姓们的淳朴和奋斗欲,是社会发展的‘活水’,而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疏浚河道’而不是‘阻断水流’。官府的行为既不能画地为牢限制活力,也不能撒手不管任其泛滥,而是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节制的治理,让民生需求与民间活力形成良性循环。”

“李少侠倒是有一颗慈悲之心,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官府与百姓们的关系,有这样真知灼见的看法!”

李逸转过身,笑着看向身后房间内坐着的陈脚夫,“我这是什么真知灼见的看法!历代先贤早已经将这一道理讲明白了。可是从秦汉以来,几千年过去了,朝廷还是那个朝廷,百姓也还是被盘剥的百姓。”

这话陈脚夫没法接,纵使他实力不错,可身处这个时代,他依旧受到了时代的桎梏。对于妄议朝政和朝廷,还是有颇多顾忌。

但是李逸说的有毛病吗?没毛病,陈汉立国已经一百多年、快两百年了,可是整个社会如今是矛盾重重。此时的景象或许还比不上开国那会儿。

当然这句话要辩证的看,在农业、手工业、文化等领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此时陈汉朝经济文化、甚至是科技其实相比较国朝初立之时算得上是高度繁荣了。但是在政治、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则已经出现糜烂的现象。

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极端割裂的状态,一方面是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的不稳定在反过来拖累整个社会的发展。

“今日不谈这些了,今日前来打扰陈师傅,其实是有些事情想要请教陈师傅的。”李逸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走到房间中的圆桌上,挨着夏嫣然坐下,随后给陈脚夫倒了一杯酒。

“那日在小西门之下,听庾凯的意思,陈师傅是佛门俗家弟子?”

陈脚夫倒是荤酒不忌,一饮而尽,随即道:“不错,昔日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到寺院打杂,虽未受戒,但是却也和那些佛门弟子一样每日都要苦练武艺。这么多年下来,也就学了一点点皮毛!”

“那陈师傅俗名是?一直叫陈师傅总觉得不太好!”

“无妨,俗名早就已经忘了,如今大家都叫我陈脚夫,这个名字我反而更加喜欢。”

李逸又给到了杯酒,随后道:“其实今日前来,除了感谢当日陈师傅救命之恩,还有一件修行上的事情想请教。当时技不如人被庾凯打倒在地之时,虽然不能动,但是李某的感知还在,算是全程目睹了陈师傅与庾凯之间的战斗。”

“我有一个疑问,当初庾凯说你的动作比他的还要快,实际上并非是这样吧?”

已经拿起酒杯准备一饮而尽的陈脚夫动作突然一滞,深深的看了李逸,“不成想,七品的兵家修士没有看出来,李少侠这位刚晋八品的武夫倒是看出来了!”

李逸自动忽略掉夸赞自己的话,目光灼灼的看向陈脚夫:“在眼睛看来,陈师傅确实是速度快得吓人,后发先至的出现在了庾凯的进攻路线上。只不过当时在下倒地不起,眼睛看不到,但是却感知到了。隐约感觉,似乎陈师傅不是后发先至出现在庾凯的进攻路线上,而是庾凯在即将攻击到陈师傅的时候,陈师傅在他的进攻路线上等着他!”

陈脚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再次看了李逸一眼,他没想到这个八品的武夫感知这么敏锐。

见陈脚夫不说话,李逸还以为这是对方的招牌绝学,而且当时听庾凯说,陈脚夫还是从某一个地方出来的,这个招式可能就是那个地方的不传之秘,他现在这么直接的问人家,犯忌讳了。

“额,抱歉陈师傅,这是你的绝学,这么冒昧的问你,实在是抱歉!”

“呼!”,叹了口气,陈脚夫放下手中的酒杯,随后看向李逸的眼睛,“这确实是不传之秘,如果李少侠想弄清楚这一招到底怎么回事,不妨亲自来试试?”

李逸知道,这算是间接的将这门绝学让他近距离感受,至于能不能真的明白,就看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