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彻查(2 / 2)

目前来说,除了朝廷,还没有谁能够造假身份证明。

只要证明这个人,是本州府的人就行,。

出州府,才需要路引。

这个路引一般是村里或者县里开。

“是村长给我们偷偷开的,村长教我们,让我们先认输,等这些人撤走,再让我们去上告。”

“我们认错了,还签了认错书,并保证以后不再闹腾,那些人才撤走。”

“然后,我们两口子,就抱着孩子出了村,也不敢走大路,生怕被抓回去,走了快一个月才到这里。”

“就是可怜了孩子,跟着我们,居无定所,饱一顿饥一顿的。”

老头也是落泪。

赵正放下碗筷,看着刑部阁老。

刑部阁老商律,也是曾经大康的刑部尚书,此人修了很多有关于律法的书籍,正儿八经的律法大老。

“陛下,这件事必须彻查,一旦查清,必须重罚。”商律出列说道。

赵正点头,“现在马上派专人去查,一旦查证清楚,先把当地的县官给我扣了,再通知连州的知州,让他用最快的速度进京。”

他很清楚,这种事,其实难以避免。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改制,让百姓明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老人家,再查证出来之前,你们先留在京城,朕会派人彻查这件事,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老两口也是跪了又跪,头磕了又磕。

“青天陛下啊,圣君呐!”

“大顺的百姓有福啦!”

老头知道闻登鼓,也是因为宣传科的缘故,再设立闻登鼓之初,就通传天下。

赵正要求的很简单,每个村落都必须通传到位。

门阀的消失,使得赵正的权力,已经逐渐蔓延到了乡村一级。

可以说,历朝历代,再权柄上能超过他的皇帝,没有。

这就是他要的皇权下乡。

内阁的人都看得清楚。

一个连州小山村的老夫妇,居然知道闻登鼓。

而且还有胆魄不远千里来敲击。

简直不可思议。

但是所有人都看的清楚,这恰恰是权力集中的象征。

这时候,孩子也被抱了过来。

吃饱喝足的小奶娃娃,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商律。”

“微臣在。”

“这老夫妇和孩子你来招待。”

“是,微臣遵旨!”

与此同时,连州,宋县,国营水泥厂的厂长,宋大尤巡视完厂子后,习惯性的从兜里摸出了特供的华子。

坐在靠椅上,将脚搭在了宽大的办公桌上,抽了几口后,他想了想,叫来了厂子保卫科的管事,“那一对老夫妇最近怎么样了,还安生吧?”

“厂长,安生的很,老老实实的,肯定不会有纰漏了,再说了,这不是已经签字画押了吗?”保卫科的管事一脸谄媚的笑道。

宋大尤点点头,“多带队巡逻,要是在出现这样的事情,上面也保不住老子,老子的位置保不住,你他娘的也要遭殃,明白吗?”

“明白,明白,请厂长放心,小人现在全天十二时辰不间断的派人巡逻,绝对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