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以重典治之,如何能震慑不法之臣,若是不严密堵上这个缺口,国朝又当如何坐治天下?
现在可不是洪武年间了!
自养廉银制度实行以来,甘肃官员依旧不收敛、不收手、顶风作案,任由贪欲作祟,这是对朝廷威严的绝对蔑视,是不可教育改正的顽固之疾!”
众人皆被李显穆这一番措辞严厉的言语震住,这一字字一句句,几乎是政治上最严厉的指责。
尤其是那一句“自养廉银制度实行以来”,更是让人无言以对。
在养廉银制度以前,官员俸禄太低,出身清贫的官员不贪污、也不接受投献土地的话,甚至难以生活。
官员贪污有客观原因,是以就连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只养廉银制度执行以来,各级官员的俸禄大幅增长,朝廷每年发放的养廉银都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
官员们虽然过不上穷奢极欲的生活,但各个都算是生活富足,供养一大家子是完全够用的。
那贪污就是为了满足私欲了。
为了生存和为了私欲,在朝廷看来、在皇帝看来、在李显穆看来,那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李显穆俯视几人,见众人不再反驳,立刻命人将今日的决议写下,而后在场六人纷纷将官印盖在上面,这便是六人形成的决议。
三法司的最高长官、反贪司的两大首领以及总领此事的内阁首辅李显穆。
“既然立下决议,那便事不宜迟,三法司立刻派人前往甘肃,将甘肃罪官押送回京,一众胥吏则在本地勾画判决。”
“是!”
……
圣旨下了一日,六人会议便出了决议。
这速度让所有关注之人都为之一惊。
最终产生的决议,其严厉、酷烈,更是让人为之惊骇。
在决议之中,内阁首辅李显穆用了最严厉的词汇将这些人批的狗血淋头。
甘肃布政使斩立决,其下一众布政司官员则判处斩立决、斩监候,至于其他涉及其中的官员,但凡是主犯重罪级别,最轻的一个都是流放三千里,直接送到交趾南部的野人堆里、贵州遍布土司的羁縻地,去建设大明。
有人觉得过于严厉,但之后具体的治罪名单出来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仅仅初步推算,这一次甘肃官员之中,有三分之一都会在秋后问斩,三分之一流放,还剩下三分之一,也都各有罪。
偌大的承宣布政使司,几乎全军覆没。
这惨烈的一幕,让世人甚至不出什么话来,朱瞻基也有些怀疑人生。
满朝皆寂。
无数人抬起头,恍然之间,他们好似在李显穆身后看到了一尊巨人。
手提屠刀,漠然俯视苍生众官!
————
甘肃假冒赈灾案是宣德初年政治影响最大的案件之一,并在其后成为标杆,明王朝正式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反贪、反腐进程,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刷新吏治运动,自此而始。
李显穆在这场运动之中,锻造出了一支相对思想境界过硬、做事雷厉风行的队伍,为后续的治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朝政治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