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闻言径直色变,这他怎么可能敢把名单交上去?
若是交上去自己人,那就是送人头;若是交上去的不是自己人,就得罪一批人、又送一批人给李显穆当刀。
这就是天官吏部尚书的权力!
李显穆急声追问,“大司寇怎么不话?”
屋中几人有幸灾乐祸的,有心中一沉的,万万没想到刑部尚书竟然这么快就吃了瘪。
刑部尚书被李显穆连续几道急声追问逼迫的只能含糊道:“阁老言重了,倒也不必……”
话音未便被李显穆打断,李显穆再次厉声道:“大司寇,哪里不必?国朝昌盛,首赖官吏用命,若是明知有官吏不能胜任,岂不是败坏朝廷社稷?
本辅乃是吏部尚书,有为国朝荐人考察之责,大司寇贵为二品,国朝重臣,虽然不在吏部履职,亦有此责,岂能如此含糊其辞?
这难道不是对天下的不负责吗?”
刑部尚书被李显穆连番重言,逼的只觉冷汗涔涔,只能开口带着求饶道:“是在下方才失言了,并无官吏懈怠,足以做成此番甘肃之事。”
这句话让众人心中都重重一跳,谁不知道,这是刑部尚书认栽了,直接在甘肃这件事上认输。
元辅果然极其擅长抓住细微的过错机会,继而重重打击,刑部尚书一着不慎,竟然就被逼到了墙角!
“原来如此啊。”
李显穆故意拉长了声音,其中充斥了漠然的味道,屋中一时寂静。
“大司寇确定吗?”
“在下确定。”
李显穆这才微微缓和,又望向其他人,“大司寇的表态本辅听到了,诸位觉得呢?”
屋中沉默一瞬,而后众人齐声道:“谨遵阁老之意。”
李显穆这下反而不急着话了,晾了几人十几息,屋中静悄悄的,针可闻,唯有几人的呼吸声在流动。
“那就依旧按照方才所,诸位都意见,甘肃之事,事关重大,群情激奋,若是不早日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怕是国将不国,让天下士人都对朝廷失望啊。”
听见李显穆终于开口,几人纷纷松了口气,但此事心态已然和方才不同,皆有些紧张,不敢再肆意话,生怕也到刑部尚书那个下场。
“全凭元辅做主。”
“本辅不是独断专行之人,诸位还是吧。”
双方推拉了几个回合后,见李显穆很坚决,几人才按次就班的起自己的建议。
待几人都完,李显穆便将自己的建议道出,众人一听就知道李显穆这是早就心中有腹稿,方才让他们,也就是走个过场。
不想个“独断专行”的名声罢了。
待李显穆罢,右都御史和反贪司长自然立刻出声赞同,另外几人踌躇了一下,却有些犹豫。
大理寺卿犹豫道:“元辅,这是不是有些过于严苛了?
自永乐年间以来,一向是谨慎,以免重蹈洪武年间的覆辙,大理寺一向也以审慎的态度对待案件,以此才能平反无数冤案。”
“审慎不是放纵!”
李显穆厉声道:“甘肃假冒赈灾案,自永乐时期就开始欺骗,其历时时间之长、贪污国库钱粮之多、造成影响之恶劣、官僚集团堕之腐朽、对国朝败坏之深,皆是大明开国以来贪污之案中,绝无仅有的。
皇陵贪腐案与之相比,不过是疥癣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