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雪凝望良久,低声道:“她若在此,必会笑你太多情。”
宁凡淡然一笑:“多情之人,方能护天下。”
——
两人又沉默。
茶香氤氲,阳光渐升,照亮了他们之间的白发。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
午后,文官自都亭来报。
“太上皇,《林业章程》已成文,李子清亲自绘制《山川保育图》,请圣裁。”
宁凡接过,翻看书页,神色欣慰。
“子清此人,未负所学。”
苏若雪问:“陛下当年立国,以火为喻;如今诸法皆成,是否仍以火续?”
宁凡摇头:“不。火之后,当学水。”
“水?”
“火能破暗,水能养心。天下若久治,需学流、学柔。”
苏若雪沉思片刻,轻叩案几:“或可编《水德篇》,以补《人火录》。”
宁凡笑道:“好,便叫你。”
——
暮色来临,雾散而风息。
两人立于河桥之上,天边晚霞如火。
稷河水面,倒映着那片霞光,仿佛天火坠入人间,却不再燃,只在水底流光闪动。
宁凡凝视良久,喃喃道:“火入水,水在火,这才是人世。”
苏若雪转头望他,眼神温柔:“太上皇,您可曾想过,您的‘火’,早已在众人心中。”
宁凡沉默半晌,轻声道:“那便好。”
“愿此火,不再以我为名。”
——
夜深,星光映在河面。
宁凡独自回到宁寿宫,书案上堆着史官送来的初稿。
他未看,只提笔在一角写下四字——
“以火为心。”
随后将笔放下,吹灭灯。
黑暗之中,窗外的稷河依旧流淌,带着月色的光。
似有无数往事,在那光里慢慢沉淀、归寂。
——
这一夜,宁凡梦到昔日点将台。
段震、尘妤、苏浅浅、穆烟玉皆立于风中,笑而不语。
他一步步走过去,风中火光盈盈,照亮众人衣袂。
他抬头,看见天边浮现出一轮巨大的火环,环中有水,水中映着山河。
他听见有人低语——
“火在人心,心在人间。”
——
梦醒时,天色已白。
宁凡起身,推开窗。
晨光泼洒在稷河上,水面金亮。
他轻声道:“天色正好,水色正清。”
“可惜人老。”
又笑,“老,正好能闲。”
——
他取过昨日的《山川保育图》,摊在窗前。
指尖抚过山河的脉络,他忽然觉得,一切都静止了,又一切都在流动。
——
这一章,火化为水,烈意化为养意。
宁凡开始真正放下统治者的执念,进入“水德”之心的阶段。
火教他成帝,水教他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