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那天,每个代表手里都有一张选票,上面印着候选人的名字,农会的人说:“大伙仔细看,选那些真能办事、懂行的人,咱们议会分两层,上层议会的议员选一百个,负责定大政策、拍板重要的事。下层议会的议员选五百个,负责监督政策落实、收集老百姓的新需求,别乱选。”
王老实拿着选票,琢磨了半天,跟旁边的人说:“我选周先生和陈文书,周先生能帮着娃们办学堂,陈文书能盯着粮税,都是咱老百姓最需要的。”他虽然识字不多,但能认清候选人的名字,一笔一划地在两人名字旁边画了勾。
镇上的吴掌柜选了李老板和张师傅,他说:“李老板懂生意,能帮着商贩们说话,张师傅懂水利,能帮着农民防涝抗旱,这俩都是实在人,选他们准没错。”
投票结束后,农会的人当场数票,数完一个就喊一个名字和票数。
最后选出来的一百个上层议员里,有教书的先生,也有懂经济、会算账的商户或旧吏,还有懂工程、水利、农业的技术人才,还有懂法律、能帮着制定法律法规的人才。
五百个下层议员里,也都是能读书写字、在各自领域懂行的人,没有一个不识字、啥都不懂的。
选完议员,接下来就是由议员们进行投票选总统。
农会的人跟议员们说:“总统是国家的领头人,得选有能力、有担当、有威望,能带领大伙过好日子的人,还得懂政策、会统筹,能把议会定的提案都落实好。”
议员们开了个会,凑在一块儿商量,几乎没什么争论,都觉得该选杨建国。
周先生说:“这还有啥好商量的,要是没襄王打跑蒙古人,估计咱现在都被鞑子灭国了。要是没襄王带领咱们斗地主分田地,咱现在能有地种?能吃饱饭?能有机会选代表、开议会?襄王搞新政,减粮税、修铁路、办学堂,都是为了老百姓,而且他懂军事、懂政策,能带兵打仗,也能办实事,是国家的大英雄,不选他选谁?”
陈文书也说:“襄王做事公道,之前收拾保皇派、收拾地主,都是按规矩来,没乱杀一个人。对老百姓也好,减了粮税,还帮着修水利、办学堂,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当总统,咱放心,老百姓也放心。”
如今杨建国在大宋百姓心中的地位如日中天,是妥妥的民族英雄,神一样的存在,议员们几乎没怎么讨论,投票的时候,每个议员都在选票上写了杨建国的名字。
最后一数,全票通过。杨建国当选总统的时候,议会大楼里的掌声响了好半天。
杨建国站起来说:“谢谢大伙信任我,也谢谢老百姓信任我。我当这个总统,不图别的,就图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让娃能上学,让大伙有活干、有钱赚。要是我干得不好,大伙随时能提意见,要是实在不行,也能把我换下来,议会可以随时投票弹劾我,我绝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