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在包拯等人成功破获“雅墨轩”字画调包案后,短暂恢复了平静。然而,这平静的表象下,新的风波又悄然而至。
一日午后,开封城内颇有名气的瓷器铺“聚珍斋”的老板娘柳氏,哭哭啼啼地冲进开封府衙,求见包拯。此时包拯正与公孙策、展昭商讨城内治安巡逻之事,听闻柳氏来访,虽感意外,但还是立即命人将她请进。
柳氏一见到包拯,便扑通一声跪下,悲戚地说道:“包大人,您可要为我做主啊!我‘聚珍斋’里一件极其珍贵的宋代官窑瓷器,今日不知被何人损毁了,那可是本店的镇店之宝,价值连城啊!”
包拯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皱眉,说道:“柳老板娘,先请起,莫要悲伤过度。且慢慢说来,这瓷器是何时发现被损毁的,损毁之前可有什么异常情况?”
柳氏抹了抹眼泪,定了定神说道:“大人,昨日傍晚关店之时,我还亲自检查过那件瓷器,它完好无损地摆在展示柜里。今日上午店铺开门后,有几位客人前来观赏瓷器,我一直在旁边招呼。可就在刚才,我去给一位客人拿其他瓷器时,听到‘哐当’一声,回头一看,那件宋代官窑瓷器竟已碎落在地,成了一堆碎片。店铺门窗都完好,也没有外人闯入的迹象,实在是太奇怪了!”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这门窗未动,瓷器却莫名损毁,其中必有隐情。我们先去‘聚珍斋’查看一番,看能否找到线索。”公孙策点头,与展昭一同随包拯前往“聚珍斋”。
到了“聚珍斋”,包拯仔细检查了店铺的门窗和周围环境,确实没有发现被破坏的痕迹。公孙策则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地上的瓷器碎片。他发现,瓷器碎片中有一些细小的黑色颗粒,不同于普通的灰尘。公孙策捡起几颗黑色颗粒,放在手中端详,说道:“大人,这些黑色颗粒有些蹊跷,不像是自然产生的,或许与瓷器的损毁有关。”
展昭则开始询问瓷器铺内的伙计和当时在场的客人。一位伙计回忆道:“今日上午,有一个穿着褐色长衫的男子在那件瓷器旁边站了很久,还时不时地伸手靠近,像是想要触摸。当时我以为他只是对瓷器感兴趣,就提醒他小心些,别碰坏了,他便缩回了手。”展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包拯,包拯微微点头,说道:“看来这个穿褐色长衫的男子有嫌疑。展昭,你去调查一下近期开封城内有没有这样的可疑人员,尤其是与瓷器交易、破坏相关的消息。公孙先生,你研究一下这些黑色颗粒,看能否查出其来源。”
展昭领命而去,公孙策则带着黑色颗粒回到开封府衙的书房,开始仔细研究。他查阅了各种关于矿物、烧制工艺的资料,又找来一些试剂进行试验。经过一番努力,公孙策终于有了发现。他对包拯说道:“大人,这些黑色颗粒是一种特殊的铁砂,这种铁砂经过特殊处理,硬度较高,一般用于制作某些精细的工具或者暗器。而且在开封城内,只有一家名为‘铁器工坊’的店铺售卖这种特殊铁砂。”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我们便从‘铁器工坊’入手调查,说不定能找到与损毁瓷器之人有关的线索。”
就在这时,展昭匆匆赶回,禀报道:“大人,我在城中打听到,有一个名叫钱贵的瓷器修复师,近期行为有些反常。据同行说,钱贵平日里手艺不错但生意一般,可最近却突然接到了不少大订单,收入颇丰。而且,有人曾看到他穿着褐色长衫在‘聚珍斋’附近出现过。”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钱贵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展昭,你立刻去将钱贵带来,我和公孙先生去‘铁器工坊’调查黑色颗粒的线索。”
包拯和公孙策来到“铁器工坊”,店铺老板见到包拯,赶忙迎了上来。包拯严肃地问道:“老板,你可曾将一种特殊的铁砂卖给过一个叫钱贵的瓷器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