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工坊”老板想了想,说道:“大人,确实有一个叫钱贵的人前些日子来我这里买过那种铁砂,说是要用来制作修复瓷器的特殊工具,还出了高价。当时我见他是个手艺人,就卖给他了。”
包拯继续问道:“你可还记得钱贵当时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和什么人一起?”
老板回忆了一下,说道:“他当时是一个人来的,神色有些急切,还问我这铁砂的威力如何,我便告诉他这铁砂硬度高,使用得当能派上大用场。”
包拯心中有了数,谢过店铺老板后,便和公孙策准备离开。这时,公孙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对包拯说道:“大人,钱贵作为一个瓷器修复师,若想损毁瓷器,大可以用更隐蔽的方式,为何会留下这些铁砂线索呢?我猜测,他或许不是单独作案,背后可能还有人指使,甚至可能与‘聚珍斋’内部人员有关。”
包拯闻言,微微点头,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再回‘聚珍斋’,重新调查店内人员,尤其是那些与钱贵可能有接触的人。”
两人再次回到“聚珍斋”,包拯将瓷器铺内的伙计、柳氏以及当时在场的客人召集起来,严肃地说道:“瓷器铺瓷器被损毁,你们都有配合调查的义务。现在,本府给你们一个机会,如实交代所知情况,若有隐瞒,定不轻饶!”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年轻的伙计陈安神色明显有些慌张。包拯注意到了他的异样,走到他面前,说道:“陈安,你如实说来,是否知道些什么?与钱贵可有什么关系?”
陈安在包拯的逼视下,脸色煞白,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跪下说道:“大人,小的有罪。钱贵是我的远房表哥,他找到我,说只要我在适当的时候引开老板娘的注意力,他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损毁那件瓷器,事后会分给我一笔钱财。我一时贪心,就答应了他。他用铁砂制作了一个小工具,趁我引开老板娘时,偷偷损毁了瓷器。”
包拯怒喝道:“你身为瓷器铺伙计,却做出这等吃里扒外之事,实在可恨。来人,将陈安拿下!”
随后,展昭将钱贵带到开封府。钱贵见陈安已经招认,知道无法抵赖,也只好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原来,钱贵受一个竞争对手的指使,想要损毁“聚珍斋”的镇店之宝,以此打压“聚珍斋”的生意,从而让自己背后的老板获利。
包拯宣判道:“钱贵、陈安,你们二人利欲熏心,损毁珍贵瓷器,破坏商业秩序,今将你们打入大牢,等候严惩。柳老板娘,瓷器铺此次事件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望你今后加强对贵重瓷器的看护,提高防范意识。”
处理完此案后,包拯站在开封府衙的庭院中,望着远处的街道,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商业竞争本应公平公正,却总有一些人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我们不仅要守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维护这开封城的商业公平。文化瑰宝和商业繁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肩上的担子重啊。”
天色渐暗,开封城的灯火陆续亮起,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转身回到府衙,继续为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与秩序而努力,他们坚信,只要坚守正义,开封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