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宝对刘雪莲提醒她在八街开个馒头店这件事,真的认真考虑了起来。
“问题是一个馒头才半颗铜钱,这个是不是赚钱太少了?”
刘雪莲问她:“一斤麦面才两颗铜钱,要是我没弄错的话,它能蒸出至少十个馒头。”
余宝盘算了又盘算,十个个儿不大的馒头是有的。
因为此时此地,一斤十八两,也就是一公斤差二两。
余宝忍不住两眼放光:“一天能卖出去一千个馒头,就至少能赚七两银子,这事情还是可以干的。”
她知道有和面的机器,有切馒头的,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亲自上手。
有旋转传送带,馒头也不用自己做,不用自己捡到蒸笼里。
八街城不但有西南方的人,更多的是外地来的客商或仙修家眷。
还有很多仙修要外出的时候喜欢买馒头带上,一次就可能买上百个。
这个生意能做。
看着白花花的馒头在蒸笼里出笼,余宝会格外兴奋。
好馒头会让这个苦尽甘来的小女娃心情愉悦一整天。
说干就干。
因为余宝有钱,她在刚出宗门的路边上买了一处门店做馒头店。
店子买来第三天就开张了。
刘瑞安,还有刘家几姐妹都跑来买了馒头,一人买下一百个,算是给她支持,开张大吉。
这个店,实际说起来不在城里,而是在北城门外面了,在渡仙门入山口处。
现在的八街城,城门成了摆设,晚上也不关,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
城内城外的都没多大的区别。
余宝发现城里的店铺更贵,为了便宜点所以才买了城外的铺面。
这种进城路边的店铺,如果东西不是太好人家都会一闪而过不停留。
这些铺面之前都是宗门的财产,一部份外卖给宗门弟子,一部分宗门留下来搞事。
这些铺面都不能卖给外人,需要宗门弟子身份才可以购买。
主要每年拜山时节可以大卖特卖,那个时候生意最好。
平时差一点没关系,俗话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这种地方。
会整整一两个月内,聚集上万人在周边,每天来来往往路过的不少,肚子饿了肯定要吃一点。
余宝平时做馒头都是自己手揉两三斤面,这种卖馒头大规模的做馒头她还没有干过。
再说,一切让机器来干,导致与人工做的,完全是两码事。
余宝在店里放了三个男性仿生人,考虑到形象孔武有力些,以后才不会被人欺负。
这种机器做馒头的行为,余宝没办法感同身受,就没有了自己做馒头的喜悦。
才开店三天,余宝已经不想再呆在店里了:“虽然馒头卖得不错,但我不觉得很快乐,因为那些馒头都不是我做的,全都是机器做出来的,我找不到自己揉面的快乐感觉。”
刘瑞安笑咪咪听着她说。
“那样大规模的买卖,每次都是几十个上百个,真的让你一个人在那里揉面,你不哭才怪呢。”
余宝叹道:“所以手工有手工的好,机器有机器的快。
我自己做馒头有时候蒸出来特别美,我就会觉得我的人生好成功,没有一丁点时间是浪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