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他手中的青铜残片忽然轻微震颤起来,表面那个“封”字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光芒。一股若有若无的牵引感,指向遗迹的某个方向。
陈太玄心中一动,强撑着站起身,遵循着那股牵引,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遗迹更深处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穿越了一片弥漫着腐朽气息的迷雾,他来到了一处半塌的山洞前。洞口被乱石堵塞大半,若非残片指引,绝难发现。
费尽力气扒开碎石,一股混合着尘土与奇异檀香的气味扑面而来。洞内不大,中央赫然盘坐着一具身披破旧道袍的骸骨。骸骨骨质晶莹,隐隐有光华内敛,显然生前并非凡人。骸骨前方,摆放着几样物品:一个巴掌大小的灰扑扑布袋,一柄锈迹斑斑、却隐约有雷纹浮现的短剑,以及一枚玉简。
陈太玄心跳加速,他走上前,先是恭恭敬敬地对着骸骨磕了三个头。“晚辈陈太玄,遭逢大难,误入前辈安息之地,若有冒犯,还请见谅。”
他伸手拿起那枚玉简,触手温润。他不知如何读取,只是下意识地集中精神。忽然,那玉简亮起微光,一道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
“吾乃巡天司末品巡察使,周淳。奉命追查‘无生道’邪徒,不幸遭伏,重伤遁于此,自知时日无多。留此微末传承与法器,赠予有缘。布袋为‘储物袋’,内有灵石丹药若干;短剑名‘惊雷’,乃吾师所赐下品法宝;玉简中记录基础引气法诀《星火纳元篇》一部,及吾对‘无生道’所知零星情报……望后来者,若有余力,可将此地情报及‘无生道’之事,上禀天庭巡天司……吾道不孤,薪火……相传……”
信息至此断绝。
陈太玄呆立原地,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巡天司?天庭?法宝?修行法诀?这些以往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词汇,此刻无比真实地呈现在他面前。
他拿起那个灰扑扑的布袋,按照玉简中提及的粗浅方法,集中意念。果然,“看”到了一个约莫一立方米大小的奇异空间,里面整齐摆放着几十块闪烁着微光的石头(灵石),几个玉瓶(丹药),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物品。
他又拿起那柄“惊雷”短剑,入手沉重,虽锈迹斑斑,但当他试图将体内那丝因残片而生的微弱暖流注入时,剑身之上的雷纹竟微微一亮,散发出一丝令人心悸的锋锐之气!
巨大的惊喜冲击着陈太玄的心灵。他再次对着那具骸骨深深一拜:“周前辈,您未尽之事,晚辈陈太玄,接下了!您的传承,绝不会蒙尘!”
他毫不犹豫地拿起那枚记录着《星火纳元篇》的玉简,盘膝坐下,开始按照法诀尝试引气入体。他不知,这《星火纳元篇》虽只是最基础的引气法门,但其根源,正是源自数千年前的星火文明,与这洪荒本土灵气有着微妙的差异,更注重精神与能量的共鸣与掌控。
或许是因为血脉中那丝微弱的星火印记,或许是因为大劫将至气运流转,又或许是那枚青铜残片的庇佑,陈太玄初次尝试引气,竟异常顺利。丝丝缕缕天地灵气被他引入体内,沿着生涩的路线运转,缓缓强化着他的肉身,凝聚着他的气感。
他更不知道,在他成功引气入体,正式踏入修行门槛的这一刻,远在不周仙都万象天枢殿内,那面监察周天的光幕上,南瞻部洲那片原本灰暗的区域,一个极其微弱的、带着一丝独特星火气息的光点,悄然闪烁了一下,旋即隐没在无数纷乱的气运光点之中,并未引起当值仙官的注意。
然而,端坐于昆仑秘境之外,正以神识默默守护老师的叶轻尘,却在这一刹那,心念微动,仿佛感应到了一丝极其遥远、却与她自身力量同源的气息一闪而逝。她睁开凤目,望向南瞻部洲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深思。
“星火的气息……如此微弱,却又如此纯粹……是错觉,还是……”
她隐隐觉得,这或许并非偶然。这场席卷而来的封神大劫,似乎从一开始,就与星火道统,产生了某种难以分割的关联。
微芒已现,于劫云深处悄然点亮。少年踏上了复仇与求存之路,而他手中的青铜残片,体内的星火法诀,以及那冥冥中牵引的命运,都注定他将不再是这场滔天劫数中无足轻重的尘埃。
风暴,正在加速酝酿。而第一滴雨,已然落在了一个少年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