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31章 成果井喷期!“秦风超导”应用遍地开花!

第331章 成果井喷期!“秦风超导”应用遍地开花!(2 / 2)

“我的天……”刘仁轨院士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亲自赶到实验室,看着那条堪称“完美”的磁通-电压调制曲线,以及那令人匪夷所思的灵敏度数据,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个小小的芯片,一旦推广开来,将会在医学成像、资源勘探、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掀起一场……真正的技术海啸!

他当即拍板,让学校立刻联系国内最顶尖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进行合作验证与应用开发!

“秦风超导”的第二朵应用之花,以一种更加“润物细无声”却又更加“石破天惊”的方式,悄然绽放!

三、 超导滤波器在通讯领域的应用——为“信息高速公路”铺设“无阻赛道”!

在储能和传感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之后,秦风的目光,又投向了另一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关键领域——通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信息传输的带宽、速率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通讯系统,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这极大地限制了通讯性能的提升。

“滤波器,是现代通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它的作用,就像一个‘信号保安’,负责滤除掉那些无用的噪声和干扰信号,只允许我们需要的有用信号通过。”在一次关于“秦风超导未来应用方向”的战略研讨会上,秦风对着投影幕布上一个复杂的通讯系统框图,侃侃而谈。

“传统的滤波器,大多采用金属谐振腔或者介质谐振器来实现。但这些材料,在高频(尤其是微波和毫米波频段)下,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欧姆损耗和介电损耗,这会导致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增大、带外抑制变差、以及Q值(品质因数)降低,从而严重影响通讯系统的整体性能。”

“但是,”秦风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如果我们用‘墨子一号’这种具有近乎完美零电阻特性的常温超导材料,来制作滤波器的谐振单元呢?”

“那……那岂不是可以实现……零损耗、超高Q值、超窄带宽、超陡峭带边的……理想滤波器?!”一直对无线通讯技术颇有研究的李浩,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没错!”秦风打了个响指,“理论上,基于常温超导材料的滤波器,其性能将远远超越现有的任何一种传统滤波器!它将能够为我们的‘信息高速公路’,铺设上一条……真正畅通无阻的‘无阻赛道’!”

这个设想,再次点燃了“秦之队”成员们的科研激情!

这一次,负责主攻的是在薄膜制备和微纳加工方面经验丰富的陈静和李浩,以及在电磁场理论和微波电路设计方面颇有建树的张伟。

他们首先利用那台“超级万能镀膜与分析一体机”,在低损耗的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地生长出了厚度均匀、表面平整、超导性能优异的“墨子一号究极版”高质量外延薄膜。

然后,再通过高精度的紫外光刻和离子束刻蚀工艺,在薄膜上精确地刻蚀出了各种复杂形状的微带线谐振器、耦合缝隙、以及输入输出端口。

经过无数次的理论模拟、版图设计、工艺优化和性能测试……

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当张伟将一片只有指甲盖大小、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秦风超导”滤波器芯片,接入到网络分析仪进行S参数测试时……

屏幕上,那条代表着滤波器传输特性的曲线,陡峭得如同刀削斧劈一般!其通带内的插入损耗,低到几乎无法被仪器精确测量(小于0.01dB)!而其带外的抑制,则深达80dB以上!其品质因数Q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百万级别!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性能优越”了!

这简直是……碾压!

“成功了!我们又成功了!”李浩激动地挥舞着拳头,恨不得当场来一段“社会摇”!

张伟也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这种性能的滤波器……如果应用到5G基站,或者未来的6G、7G系统中,那信号的覆盖范围、传输速率、以及抗干扰能力,都将得到……指数级的提升啊!”

消息传出,国内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华星公司(小说中虚构的类似华为的企业)的高层,连夜派出了由首席技术官(CTO)亲自带队的专家团,火速赶往燕京大学,希望能与“秦之队”就“常温超导滤波器”的产业化应用,进行深度合作洽谈。

据说,那位平日里眼高于顶、见惯了各种“黑科技”的华星CTO,在亲眼看到了“秦风超导”滤波器的逆天性能后,当场就表示,愿意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条件,获得该技术的独家授权!

“秦风超导”的第三朵应用之花,以一种即将改变整个通讯行业格局的姿态,傲然绽放!

尾声:井喷的成果,遍地的鲜花,以及……新的征程!

超导储能装置的小型化与高效化!

高灵敏度室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诞生!

革命性的常温超导滤波器的研制成功!

在秦风的带领下,在“学神黑科技系统”那堪称“BUG级”的辅助下,“秦之队”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年轻队伍,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围绕着“墨子一号”常温超导材料的各种潜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接二连三地取得了一系列令整个国际科学界都为之侧目、甚至为之颤抖的、具有绝对世界领先水平的突破性进展!

这些成果,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在相关的细分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

而当它们如同雨后春笋般,从“秦之队”这个名不见经传(至少在国际上是这样)的实验室里,集中爆发出来时,其产生的轰动效应,简直是……核弹级别的!

一时间,“秦风超导”这四个字,成为了全球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名词!

无数的科研机构、高等学府、以及高科技企业,都向燕京大学,向“秦之队”,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各种荣誉、奖项、以及天价的科研资助,也如同雪片般飞来。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的门口,几乎每天都停满了来自中央台、国家科学频道、乃至一些国际知名科技媒体的采访车,记者们长枪短炮,都希望能抢到关于“秦风超导”的最新独家报道。

而秦风,这位年仅大一(或大二)的“科学神童”,更是被无数媒体冠以了“当代爱因斯坦”、“下一个特斯拉”、“改变世界的华夏天才”之类的耀眼光环,其声望之隆,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就连远在老家的秦父秦母,也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每天都有各种亲戚朋友、甚至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熟人”,登门拜访,道喜祝贺,顺便……打探一下“秦神”有没有女朋友,家里还缺不缺扫地打杂的……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如同海啸般的鲜花与掌声,秦风却依旧保持着他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冷静与淡然。

他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团队成员们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学校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那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逆天存在的“学神黑科技系统”。

他也知道,这些应用基础研究的突破,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如何将这些实验室里的“黑科技”,真正地转化为能够造福社会、改变世界的生产力?

如何应对来自国际上某些势力的技术封锁、人才争夺、甚至是不择手段的商业竞争?

以及,在他脑海中,那些由系统解锁的、更为广阔、也更为神秘的“未来科技树”,又将指引他走向何方?

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秦风独自一人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眺望着远方那片深邃无垠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又充满期待的笑容。

“成果井喷期,才刚刚开始呢。”

“接下来,就让全世界都好好看一看,当‘秦风超导’的应用之花,真正遍地盛开之时,将会是怎样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