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25章 团队协作初体验!秦风的领袖魅力与科学方法论!

第325章 团队协作初体验!秦风的领袖魅力与科学方法论!(1 / 2)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秦之队”专属的、灯火通明的尖端材料实验室内。

巨大的智能白板上,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张复杂而又条理分明的“作战地图”——那是秦风亲手绘制的,针对“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这一系统团队挑战任务的总体科研攻关路线图。

核心目标——“三个月内,10特斯拉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提升至少100倍,并研制出演示装置”——被鲜红的字体醒目地标注在中央,如同高悬的帅旗,昭示着这支年轻队伍破釜沉舟的决心。

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延伸出数条分支路径,每一条路径都代表着一个关键的技术攻关方向,并明确标注了负责人、阶段性目标、时间节点以及预期的成果。

此刻,“秦之队”的全体核心成员——李浩、张伟、陈静、林婉清、赵铁柱、钱理群,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他们年轻的队长——秦风,进行着“秦之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正式科研攻关动员暨任务部署会议。

“各位,”秦风站在白板前,目光沉静而锐利,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队员,““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这个任务的艰巨性,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经有数了。我们要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解决一个困扰了超导领域数十年的世界级难题——强磁场下的‘失超’问题,并且还要拿出能够震惊世界的成果。这听起来,确实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但是,我秦风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我相信,只要我们‘秦之队’同心协力,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每一位队员都感到热血沸腾,信心倍增。

“现在,我根据大家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技术特长,对我们接下来的科研攻关任务,进行初步的分工。”秦风的语气变得严肃而专注,展现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领导者风范。

“首先,林婉清博士,”秦风的目光投向那位从德国归来的有机化学才女,“你在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自组装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我们‘墨子一号’的核心,就在于其独特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因此,我希望你能带领一个小组,重点研究如何通过优化有机分子链的结构与性能,以及调控有机-无机界面的相互作用,来为后续引入高效的磁通钉扎中心打下坚实的材料基础。”

“具体来说,你们需要探索不同类型的有机配体、不同的分子链长度与构象、以及不同的界面修饰方法,对材料的本征超导电性、以及与潜在钉扎中心的相容性的影响。同时,我希望你们能够尝试合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基团的有机分子,例如,那些能够与磁性纳米颗粒或拓扑缺陷产生强相互作用的分子,为我们后续实现‘量子钉扎’或‘拓扑钉扎’提供材料上的可能性。”

林婉清闻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秦师兄!这个方向正是我最擅长也最感兴趣的!我保证,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优化的有机材料体系方案!”她对秦风的称呼依旧是“师兄”,但语气中充满了对一位真正学术领导者的敬重。

“很好。”秦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那位憨厚耿直的精密仪器专家,“赵铁柱老师,”

赵铁柱立刻挺直了腰杆,像个等待接受命令的士兵。

“您在极端条件下精密测量仪器的研发与改进方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我们这次要挑战的是10特斯拉以上的强磁场环境,这对我们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测量技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我希望您能负责搭建和优化我们的强磁场综合物性测试平台,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稳定、高效地获取材料在强磁场下的各项关键性能参数,例如临界电流密度、磁化强度、比热、磁致伸缩等等。”

“同时,”秦风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我还有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交给您。我希望您能尝试设计并研制一套原位、动态、高通量的强磁场性能筛选系统。我们后续可能会尝试大量的不同材料配方和工艺参数,如果每一次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完整的性能测试,那三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如果能有一套系统,可以让我们在强磁场环境下,快速、并行地筛选出最有潜力的候选材料,那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研发效率。”

赵铁柱听得是双眼放光,激动地搓着手:“秦教授!您这个想法太……太牛了!原位动态高通量筛选!这要是能搞出来,绝对是国际领先水平!没问题!这个硬骨头,我老赵啃定了!您就瞧好吧!就算不吃不喝不睡,我也得把这套系统给您攒出来!”他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

秦风笑着点了点头,对赵铁柱这种“技术狂人”的干劲非常欣赏。

接下来,秦风的目光转向了钱理群副教授,这位理论物理的“老将”。

“钱理群老师,”秦风的语气中带着格外的尊重,“您在凝聚态理论,尤其是强关联电子体系和复杂涡旋动力学方面,有着数十年的深厚积累。我之前提出的那些关于‘量子限域’、‘人工能带’、‘拓扑钉扎’的初步设想,还需要您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的挖掘、严谨的论证和精确的计算。”

“因此,我希望您能带领一个理论攻关小组,重点研究新型磁通钉扎机制的理论建模与数值模拟。我们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结合多体量子理论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去探索在我们的‘墨子一号’这种独特的有机-无机复合体系中,究竟什么样的微观结构(例如量子阱、超晶格、拓扑缺陷等)能够产生最强大的磁通钉扎效应?这些钉扎中心的最佳尺寸、密度、空间排布是怎样的?它们与磁通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曲线如何?以及,在极强的磁场和电流作用下,这些钉扎中心的稳定性如何?”

“我希望你们的理论模型,不仅能够解释实验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的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预测。简单来说,我需要你们的理论,能够告诉我们,‘往哪里走,才能最快地找到宝藏’!”

钱理群副教授听完秦风的这番话,只觉得一股久违的热血在胸中激荡。秦风提出的这些理论问题,每一个都充满了挑战性,但也同样充满了颠覆性的潜力。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能够让他重新焕发学术青春的研究方向!

“秦教授!”钱理群扶了扶眼镜,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您放心!这些理论问题,虽然艰深,但也正是我辈理论物理学者的用武之地!我一定竭尽所能,带领小组,为您和团队的实验探索,扫清理论上的障碍,点亮前进的灯塔!”他甚至激动地站起身,对着秦风微微鞠了一躬。

秦风连忙扶住他:“钱老师,您太客气了。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以后还要仰仗您多多指点。”

随后,秦风又看向了自己最初的“三驾马车”。

“张伟师兄,”秦风对这位理论功底扎实的博士生说道,“你的任务,是协助钱老师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复杂计算的编程实现。同时,我希望你能重点关注一下非平衡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在超导涡旋动力学中的应用。我隐隐感觉,‘墨子一号’在强磁场下的失超行为,可能与某些非平衡态的相变过程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找到突破口,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张伟重重地点了点头:“明白,秦哥!非平衡态物理,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方向,我会全力以赴!”

“陈静,李浩,”秦风看着这两位从一开始就跟着他“打天下”的得力干将,脸上露出了信任的笑容,“你们俩,依然是我们团队的‘实验双璧’!你们的任务,是根据林博士和理论组提出的新方案,进行高精度的材料制备、细致的性能表征、以及海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