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289章 引领研究方向!全球学者跟风而动!

第289章 引领研究方向!全球学者跟风而动!(2 / 2)

无数原本困扰科学界多年的难题,在“秦风理论”这个全新的视角下,似乎都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那些曾经对秦风的“剩饭超导体”嗤之以鼻,认为其“不科学”、“不可能”的保守派学者,此刻也不得不放下身段,重新学习,努力跟上这股由东方刮起的学术新浪潮。

麻省理工的戴维斯教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位曾经在学术会议上公开质疑秦风数据真实性的老牌超导专家,在仔细研读了OCQE模型的论文后,沉默了整整三天。

三天后,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让他的博士生给他买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的本科教材,从《大学物理》到《固体物理》,一本一本地啃了起来。

“老师,您这是……”他的博士生看着满桌子的中文教材,一脸懵逼。

戴维斯教授老脸一红,干咳一声道:“咳咳,活到老,学到老嘛。我感觉我以前对有机化学和微生物学的理解,还是太肤浅了。秦风的理论,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学习,就要落后啊!”

他甚至还让博士生帮他注册了一个燕京大学校园论坛的账号,每天潜水在物理学院的版块,希望能从那些学生的讨论中,捕捉到一些关于秦风的“蛛丝马迹”和“学术动态”。

这种“卑微”的学习态度,与他之前在学术会议上的傲慢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成了学术圈内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谈”。

燕京大学的“高光时刻”与众生百态

随着“秦风效应”在全球持续发酵,燕京大学的国际学术声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吴国栋校长的办公室,最近成了“国际友人接待处”。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的校长、系主任、着名教授,打着“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的旗号,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

当然,他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见一见那位传说中的“秦风研究员”,顺便看看能不能从“秦风超导实验室”挖几个人才,或者至少建立起一些合作关系。

“吴校长啊,你们燕京大学真是培养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天才!”哈佛大学的物理系主任,一位头发花白的诺奖得主,握着吴国栋的手,由衷地赞叹道,“秦风的OCQE模型,简直是上帝的杰作!我们哈佛物理系,希望能与贵校在室温超导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

吴国栋校长笑得嘴都合不拢,心中那叫一个舒坦:“好说好说!我们燕京大学一向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只要是对科学发展有利,对人类进步有益的事情,我们都大力支持!”

转头,他就把这些“橄榄枝”一股脑儿地扔给了秦风。

“小秦啊,哈佛、剑桥、普林斯顿……都想跟你合作,你看……”

秦风对此倒是很淡定:“合作可以,但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而且,他们得拿出足够的诚意和资源来。”

开玩笑,现在是他秦风挑别人,而不是别人挑他了。

李振华教授看着自己的得意弟子,如今已经成长为能够与世界顶级大佬平等对话的学术巨擘,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想当年,我第一次见到这小子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刚进校门,对物理一知半解的毛头小子。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就能搅动整个世界风云啊!”

清北大学那边,周培源院士和刘明远教授,最近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一方面,他们为燕京能出秦风这样的天才而感到骄傲。

另一方面,眼看着燕京大学因为秦风而声名鹊起,把他们清北远远甩在身后,心里又难免有些酸溜溜的。

“老周,我听说,今年报考燕京大学物理系和材料系的高考状元,比我们清北多了整整一倍!而且,还有好几个国际奥赛金牌得主,点名就要去秦风的实验室!”刘明远教授叹了口气。

周培源院士苦笑道:“没办法,谁让人家有‘秦风理论’这块金字招牌呢。我们……我们只能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培养出我们自己的‘秦风’了。”

302宿舍,王浩然、陈凯和李明博,最近也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喂,你们就是秦风大神的室友吧?能不能帮我要个签名?”

“学长学长,听说秦风大神平时都看什么书啊?有没有什么独家学习秘诀可以透露一下?”

“三位帅哥,周末有空吗?我们宿舍想请你们一起吃个饭,顺便……能不能把秦风大神也叫上啊?”

面对这些热情的学弟学妹,尤其是那些眼神亮晶晶的学妹,王浩然三人感觉自己的人生都达到了巅峰。

“咳咳,想见我们疯子?那得看我们心情!”王浩然挺着胸脯,一脸的“小人得志”。

“不过嘛,看在你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们可以考虑帮你们递个话。但是,疯子最近在研究一个能改变世界的理论,忙得很,见不见你们,就看缘分了啊!”陈凯故作深沉地说道。

李明博则是在一旁偷偷地给那些漂亮学妹塞自己的联系方式:“学妹,秦风大神比较忙,不过我可以代为转达你们的崇敬之情。这是我的QQ号,常联系哦!”

秦风对于室友们的这些“狐假虎威”的行为,也是哭笑不得,但也懒得去管他们。

他此刻,正站在“秦风超导实验室”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整个燕京大学的校园。

OCQE模型的提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他的脑海中,基于“物质重构原理”的更深层次的洞察,还在不断涌现。

“秦风理论”的框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拓展。

而那些由理论预言的全新物理现象,也等待着他和他的团队去一一验证。

“系统,全球学者都在‘跟风’我的理论,这算不算完成了某种‘引领潮流’的隐藏成就?”秦风在心中默默地问道。

他能感觉到,学神系统似乎又在酝酿着一次新的奖励。

而他,也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

因为,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