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战前准备(2 / 2)

就这样,秦良玉母子便就送着王承恩出了府邸。

送走了王承恩后,秦良玉的脸色瞬时就变的严肃了起来。

“来呀,将前些年的舆图拿来,本将要用。”

“是!”

向着守卫吩咐了一声,秦良玉母子就走进了主堂。

“娘,看来这次是不报死战之心不行了啊。”

“是啊,来吧,帮为娘分析分析,若我大军抵至,该向何处发起进攻……”

就这样,这对母子俩便就商量了起来。

……

时间过得很快,等他母子商量完后,这时间就已经是抵近了傍晚。

这有了一些构想后,秦良玉母子也并未闲下来,而是带上这些构思就去五军都督府找张世泽研究了。

而此时的张世泽那是忙碌不已,一边在调集军队,一边又在核查军备。

幸好,这三大营是经过了李邦华的两年整改,虽然成效还不足以覆盖到全军,但至少也让三大营有了一搏之力。

没错,作为此次进攻三义关的大军之一,三大营是要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地位的,因为想要快速的召集军队,只有以三大营为骨干才有可能做到!

“都督,秦将军来访。”

“哦?快请!”

见举国闻名的女将来访了,张世泽也不敢托大,赶忙领着几位同僚就去接见了。

“末将秦良玉携我儿马祥麟拜见都督。”

“将军快起身。”

见到秦良玉后,张世泽并未像王承恩那样称呼其夫人。

没错,作为统合都督府的高层将领,张世泽也是极懂秦良玉的心思,因为没有那个女将会喜欢“夫人”这种词语的,相较于她们二言,她们更喜欢让旁人称呼其官衔。

而秦良玉也显然是知道这个理的,所以她在称呼张世泽时,也并未提国公府这三个字。

“谢都督。”

“好了,走,咱们入内一叙。”

这秦良玉碰到张世泽算是碰对人了,而张世泽在历经蒙古一役后,整个人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看到张书缘是那般的为国争利。

于是他也起了搞事的心态,不但罢黜了二十多位后军府的武节将军、武德将军,同时还主张让其他四个都督府也这么干。

而这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跟定国公及成国公干了起来。

虽然他们之间的干架还未闹到台面上来,但那风声却是止不住的在五军都督府里风传。

“将军此来可是为了商榷出征事宜?”

“正是,不知都督眼下可有决策?”

“唉,实不相瞒,本官先前曾与其战过一会,那建奴军锋很胜,这想要从正面击溃是很艰难做到的。所以眼下本官也没个注意。”

“既然都督暂无主意,那就听听末将之言?”

“呵呵,将军说笑了。眼下战端已开,你又身为我军之统帅,本官理应是称下官才对。”

“不敢不敢……”

三人是好一阵的寒暄,最终秦良玉还是坚定的拒绝了他的这番话。

“都督请看,这是我跟我儿商量的对策。”

说着,秦良玉就拿出了带来的舆图。

只见,这份地图还是泰昌年绘制的军事地图,其上勾勒的地理很是分明。

虽然这张地图很老,但张世泽却不敢小觑,因为秦良玉是早就在这地图上勾勒出了许多线条了,而那些线条至今还能看到残影。

的确,作为应对后金第一次侵入的将领来说,她一家是对其有着十分明确的势力定位。

而为了能够一雪前耻(没有灭掉敌人),她秦良玉早就是筹谋着反攻的一天了,所以这地图在她的手中就没少作为棋盘来使用。

“将军这是何意?难道我军此次要做穿插?”

看着地图中的北上线条,张世泽就是一脸的问号。

“都督误会了,这平原之地如何穿插?末将的构想是引蛇出洞!只要我军做出抄其后路之举,这理应是能吸引其目光的,只要敌军有所反馈,那我大军便可以部分轻骑东进,进而直捣黄龙!”

没错,秦良玉的战略是,从锦州出发,走海岸,在走到石新堡时调十万人北上吸引敌军注意,而后在让轻骑东进,以机动作战的方式直插其都城—盛京!

“这……”

看着面前的舆图以及秦良玉的神色,张世泽就犯起了难来。

“都督,是觉得此略有问题?”

瞧见张世泽变了脸色,秦良玉也有些嘀咕了起来,毕竟敌军锋芒正盛,若有问题也是在合理范围内。

“此略我看不出问题。但有一个问题不知我军该如何解决?”

“都督请讲。”

“将军请看,这是我大凌河城,敌军眼下正包围此处,而我军若途径其范围是否会遭遇到埋伏?倘若没有埋伏,而主动吸引其注意力,那是否会让敌军察觉出我军意图,进而放弃进攻大凌河城,使我大军功篑?”

张世泽说的没错,敌军也不是傻子,若在大凌河城的南边突然冒出一支大军来,其绝对是会让其想到门户之要的地位,毕竟盛京距离三义关可是算不远的。

“这个……”

经过提醒,秦良玉这才晃过了神来,是啊,眼下大凌河城被围,其周遭肯定会有大量斥候存在的。

“唉,要不先这样。你我先行整备,待到了宁远之后在与袁老督师商议,你看如何?”

“嗯,眼下只能是如此了。”

虽说张世泽提出的问题是间接影响了这份计划没错,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二人就没有其余收获了。

没错,在这长达半宿的讨论之中,基本上后军都督府的高层将领都参与了进来讨论,最终众人也有些别的主意,而这主意那就是玩登陆!

……

随着这次讨论的结束,整个京畿周围的军事力量也就开始陆续到位了起来。

而北直隶的卫所响应那是很快的,仅仅四天的功夫不到,张世泽等人就在京师的东城外十三里处,集结出了一支八万人的大军。

当然,由于时间急迫,这支八万人的大军补给还没有到位,手中有的只是平日里使用的刀剑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