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战前准备(1 / 2)

一夜未眠。

在计算出了具体的数额后,张书缘就立即让人将郭允厚及解学龙给叫到了身前,并吩咐他们即刻整备出发,到山西、山东、陕西及河南四省征税了。

对于此事,郭允厚二人是极不情愿,并连连作揖的向张书缘说好话,但张书缘却没这个耐心跟他们拉扯,直接就以“朝国重任”为名,让他们去办差了。

没辙,官大一级压死人呀。

这虽然张书缘是没以命令二字言说,但随着“朝国重任”这四个字一出,他们却也就没了办法。

就这样,整个商业司的商科管理局就彻底的动作了起来。

当然,除了郭允厚及解学龙被调到了北方搞钱外,毕际壮与周道登也没闲着,而他二人则是被调到了南方,负责征收浙江、江西、两广及福建等几个省府的商税。

而张书缘之所以做此安排,主要是为了防止郭允厚与解学龙在南方商人中做大,同时也还有着让周道登这个老货去审核他们的意思。

毕竟自方从哲这个台柱子死后,整个浙党就已经是处于群龙无首之下了,而反观其内部,掌通政司的刘廷元、商司左副侍郎郭允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姚宗文、商业司右副侍郎周道登、以及被重新启用的王应熊等人是明争暗斗不断,没少在朝内互相攻击。

在这里插一句,这王应熊是被朱由检和李长庚给启用了没错,但其却并未像历史中那般,在礼部供职,反而是将他给丢到了詹士府任左春坊大学士。

而这左春坊大学士是何职位?

这职位的主要负责是指点太子笔墨文章的角色,而眼下的太子才不过是一三岁的孩童,这哪有什么文章笔墨需要用他伺候?而且这左春坊大学士,说好听点叫大学士,说不好听的,这一职位就是专供翰林编修或检讨的升迁之阶!

当然了,朱由检也不是闲着没事儿让他到东宫养懒,而是他真挺喜欢这王应熊的言辞,并依照惯例培养这位“有才”之人。

……

张书缘这边是忙碌不断。

可秦良玉那边则早已是枕戈待旦了,这不,仅过去了一夜的功夫,这位老将就整备齐了人马,就差等一道军令就可以出发了。

这自从己巳大战后,她白杆军虽是有不小的损伤,但在朱由检的关照之下,她白杆军用了四个月便恢复了建制,也用上了徐光启等人搞的新式火器“徐孟破军”。而战力方面则听人传,她营地里是三天两头的搞比武,那频率基本上就跟后世没什么差别了。

当然了,这比武是比武,其战斗力还是需要经历血与火的锻炼不可。

“咱家见过夫人。”

马府之中,王承恩是一大早的就携着四名太监来上门拜访了。

这虽然秦良玉的丈夫是亡故了,但因其没有改嫁立户,所以这府邸的名字便依旧延续了夫家之名。

虽然这秦良玉的府邸是挂着马府的牌子,但在京师中却没有一个人敢小瞧她的,甚至还有些人会在私底下称马府为秦府,并以此来彰显她秦良玉的厉害。

而这名号,秦良玉是知道些的,但她对此却是忌恨不已,没少因此给勋贵方面甩脸子。

“哦,末将见过公公。”

见王承恩不请自来,秦良玉也没敢托大,站起来身来就对着王承恩见礼。

“诶,将军言过了。”

“公公快快入座。”

“诶,好。”

瞧见这位是如此的礼遇自己,王承恩是笑呵呵的,但在这笑呵呵的表情中却显着一抹敬畏。

也是,自古以来,有名的女将就那么几位,而听小哥的意思,这位的名声在后世甚至都兼比花木兰了。

“公公此来可有旨意传达?”

请王承恩入座之后,秦良玉便问了出发之意。

“将军果然干练,陛下决定叫夫人于明日出发,顺带让咱家向夫人给予一笔赏赐。”

“赏赐?公公这又从何说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赏赐,秦良玉并没有选择接受。

而她自己巳大战后,虽然官位没升,但手中的权力却是扩大了不少,也算是在五军都督里挂了名。

“呵呵,夫人劳苦功高,区区赏赐给予再多也不嫌不够啊。当然,我皇爷也深知夫人之心,这是吾皇特备的三千件明甲,眼下正放于三河,等待夫人拿取。”

王承恩是微微的笑着,也并没有颐指气使的宣读圣旨或口谕。

原来,在己巳大战后,朱由检便就见识到了白杆军的能耐,但碍于他手中的钱不多,所以便就在除了兵员补充上动了些手外,他就示意高时明在兵仗局内搞节流了,而被搞的对象正是来自于辽东的关宁军。

没错,这三千件明甲是辽军的主战装备之一,其造型为尖顶旗盔、带长裙甲的身甲、臂手、护项。而这铠甲的造价,仅人工费就需要一万六千两,平均到每件上也需要五两五钱的价格,这再算上铠甲的材料费,怎么着也是要八两左右的造价……

“这……”

听到皇帝给的这些东西,秦良玉顿时就被惊到了。

“将军?”

瞧见秦良玉是这啊这的,王承恩旋即就以为是她嫌少了。

“啊不不不,末将是觉得此物珍贵……”

“诶,这珍贵与否不是看价格,还是要看它用到什么事上不是?况且夫人一家劳苦功高,于我大明更是不可或缺之军。夫人还是快快收下吧。”

见她原来是惊骇后,王承恩就松了口气。

“娘收下吧,这是陛下的一片苦心。而且,有了这些东西,我军儿郎可以大大减少伤亡啊。”

就在秦良玉纠结的时候,她的儿子,也就是骠骑将军马祥麟就走了进来。

“是啊将军,还是快快收下吧。”

瞧见儿子和王承恩是一个劲的劝自己收下,秦良玉想了想便就站了起来。

“既然陛下如此着重我军,那臣便收之,还请公公回禀陛下,臣定率我大明铁骑一雪前耻!”

“好,既然如此,那咱家便回去复命了。”

“诶,公公且慢,陛下那边可定下了出兵日期?”

“出兵事宜还在筹备之中,不过请将军放心,若有消息咱家第一个向您禀报。”

“既然如此,那末将就谢过公公了。对了,我袁都师可还在京师否?昨日末将前去拜见,却告知督师不在。”

秦良玉虽然是很强,但她也的要考虑官场的问题,所以在面对皇帝的贴身大伴时就以面见上官之仪对待了。

“将军不巧,督师昨日散朝后就第一时间告退返辽了。”

“嗯…是该这样,是末将孟浪了。”

“诶,夫人之意,咱家懂得一些,夫人请放心,稍后咱家便回禀吾皇,让兵部差人将辽东局势及都师之思传递给您。”

“好,那末将就多谢公公了。”

的确,身为石柱宣慰使的秦良玉,虽然是极为受重视,但她却还远没有到可以直接翻阅兵部的各项文书资料的。

“好,既然无事了,那咱家就告辞了。”

“好,公公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