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幼影:巢房里的生命律动
草原的晨雾尚未散尽,观测棚内的设备已在微光中低鸣运转。萧凡蹲在育幼区观测台前,指尖轻触触摸屏,将延时摄像头的画面调至实时模式。5岁的叶澜穿着迷你版白大褂,踮着脚尖趴在玻璃旁,小手捧着萧凡特制的儿童放大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晨露:“爸爸,12号茧房的颜色变深了!”
旁边的萧汀立刻凑过来,他和叶澜是一模一样的眉眼,只是头顶多了一顶小小的蓝色鸭舌帽,手里紧紧攥着法语版《昆虫记》,小奶音清晰有力:“是深金黄色!法布尔爷爷说过,茧壳颜色变深,就是小蜜蜂要出来了!”
萧凡眼底漾起笑意,伸手揉了揉一双儿女的头顶。作为观测项目的主导者,他特意将部分设备改装成儿童安全版,就是为了让这对智商超群的龙凤胎能近距离感受生命的奥秘。“澜澜观察得很仔细,”他调出12号茧房的监测数据,“茧内温度稳定在32c,湿度68%,正是蜜蜂羽化的最佳环境。”
叶之澜扶着孕肚慢慢走过来,宽松的长裙勾勒出隆起的腹部,萧予安和萧予宁似乎感受到了外界的动静,轻轻蠕动了一下。她将双手分别放在两个孩子的肩上,温柔的目光落在茧房上:“你们看,这些小蜜蜂在茧里努力蜕变,妈妈肚子里的弟弟妹妹也在慢慢长大呢。”
“妈妈,它们会像蝴蝶一样破茧吗?”叶澜转过头,小眉头微微蹙起,“还是会像小鸡一样啄破壳?”
萧汀立刻翻开《昆虫记》,快速翻到标注过的页码,小手指着法语原文念道:“‘Les abeilles éclosent en咬破 leavec leurs andibules, uache lo difficile qui deande depatie deforce’(蜜蜂通过用颚咬破茧壳羽化,这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任务,需要耐心和力量)。”念完他抬头看向姐姐,“是用嘴巴咬开的,不是啄哦!”
萧凡补充道:“蜜蜂的颚很坚硬,它们会一点一点啃咬茧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我们的摄像头会全程记录,到时候可以慢放给你们看。”
说话间,屏幕上的12号茧房突然有了新的动静——茧壳顶端的凹陷处出现了一个细小的黑点,紧接着,黑点逐渐扩大,能看到一只毛茸茸的触角慢慢探了出来。“动了!动了!”萧汀激动地拍手,又立刻捂住嘴,生怕惊扰了正在羽化的蜜蜂。
叶澜屏住呼吸,放大镜始终对准茧房:“爸爸,它的触角是黑色的,还有黄色的绒毛!”她的观察力惊人,即使是5岁的年纪,也能精准捕捉到细微的特征。
萧凡调整镜头倍数,将画面放大至200倍:“这是工蜂的触角,上面有很多嗅觉感受器,能帮助它们分辨花粉和蜂乳的味道。”他看向叶之澜,“就像你之前通过幼虫的活动频率判断它们不舒服一样,澜澜的观察力和爸爸的设备一样厉害。”
叶之澜笑着点头,伸手轻轻抚摸腹部:“予安和予宁好像也在为小蜜蜂加油呢。”她的话音刚落,腹内的双胞胎又轻轻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巢房里的新生命。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观测棚内一片安静,只有设备运行的轻微声响。叶澜和萧汀轮流守在观测台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萧凡则在一旁整理数据,时不时抬头看看茧房的情况,偶尔为孩子们解答疑问。
“爸爸,它为什么不一下子咬开茧壳?”萧汀忍不住问道,小脸上满是疑惑。
萧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示意他翻看《昆虫记》:“你找找法布尔爷爷是怎么说的。”
萧汀立刻低头翻阅,很快就找到了对应的段落,大声念出法语原文:“‘La éclosio un process graduel, ou beille doit sadapter progressivent à ir extérieur et renforcer ses cles avant de sortir plètent’(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蜜蜂必须在完全出来之前,逐渐适应外界的空气并强化自己的肌肉)。”念完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要锻炼肌肉呀!就像我和姐姐每天晨跑一样!”
叶澜补充道:“而且茧壳很坚硬,一下子咬不开,需要慢慢努力。”她的逻辑清晰,完全不像5岁孩子的表达。
就在这时,12号茧房的茧壳被啃咬出一个不规则的洞口,一只蜜蜂的头部慢慢探了出来。它的身体还带着湿润的光泽,翅膀紧紧贴在腹部两侧,颜色比成年蜜蜂稍浅,呈淡黄色。“出来了!”叶澜和萧汀异口同声地欢呼,声音里满是喜悦。
萧凡立刻按下录制键,同时调出慢放功能:“你们看,它的翅膀还不能展开,需要先晾干,再通过扇动让翅膀变硬。”
屏幕上,蜜蜂慢慢从茧壳中爬出,落在巢房边缘。它先是抖动了一下身体,将残留的茧丝抖落,然后开始轻轻扇动翅膀。一开始,翅膀的扇动频率很慢,幅度也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越来越快,翅膀也逐渐展开,变得透明而有光泽。
“法布尔爷爷说‘Les ailes de beille, une fois séchées et rigidifiées, devie un outil puissant pour le vol etllecte de ar’(蜜蜂的翅膀一旦晾干变硬,就会成为飞行和采集花蜜的有力工具)。”萧汀再次念出原文,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叶之澜看着屏幕,突然说道:“爸爸,它的腿上有小绒毛,是不是用来沾花粉的?”
“没错!”萧凡赞许地看着女儿,“蜜蜂的后腿有花粉篮,绒毛可以帮助它们收集和携带花粉。澜澜能注意到这个细节,太厉害了。”
叶之澜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继续专注地观察着。此时,观测棚外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叶承宇提着设备箱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李博士和实验室的两名同事。“怎么样?有没有新发现?”叶承宇放下箱子,快步走到观测台前。
“表哥,12号茧房的蜜蜂羽化成功了!”叶之澜抢先回答,小脸上满是兴奋。
李博士看着屏幕上的蜜蜂,眼中满是赞许:“太完美了!羽化过程非常顺利,这说明你们的观测环境和数据监测都做得非常到位。”她转头看向萧汀,“小朋友,你收集的蜂乳样本我们已经检测好了,结果非常有趣。”
萧汀立刻眼睛一亮:“李博士,是不是蜂乳的成分真的不一样?”
“没错!”李博士拿出检测报告,递给萧凡,“幼虫孵化前三天的蜂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最高,这和法布尔的描述完全一致。随着幼虫长大,蜂乳的成分会逐渐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为幼虫结茧提供能量。”
萧凡快速浏览着检测报告,点头道:“这和我们的观测数据相吻合。幼虫在第七天之后,生长速度加快,对能量的需求也增加了。”他看向叶澜和萧汀,“这就是科学观测的魅力,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又通过理论指导实验。”
叶澜拿起一份简易版检测报告,虽然上面有很多她不认识的字,但她还是能看懂图表:“爸爸,这个红色的线是不是代表蛋白质?前三天很高,后面就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