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翅脉硬化(2 / 2)

“几丁质是什么?叶老师能不能再详细讲讲?”

“想知道05号和07号的透光率会差多少,会不会和几丁质含量成正比?”

叶之澜耐心地回复着大家的疑问,还特意艾特了之前提问的家长:“几丁质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常见于昆虫的外壳、指甲、头发中,能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 这次实验就是为了验证翅脉硬化过程中几丁质含量的变化,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哦!”

中午十二点,姐弟俩准时进行第二次数据记录。萧汀打开手电筒,对准05号茧房,突然喊道:“姐姐,05号的光斑变暗了!”叶澜立刻凑过来,对比着早上的记录:“真的!透光率大概是★★★☆☆,比早上少了一颗星!”萧汀快速记录下来,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变暗的光斑示意图。照射07号茧房时,光斑亮度也略有降低:“07号透光率:★★★☆☆,和05号一样!”

“这说明翅脉已经开始硬化,几丁质含量在增加了!”萧凡看着数据,兴奋地说,“按照这个速度,下午应该能看到更明显的变化。”叶之澜将最新的数据和示意图发到读者群,群里的家长们纷纷反馈:

“我家孩子也跟着做了实验,虽然没有专业设备,但能明显看到光斑变暗,太神奇了!”

“小老师记录得好详细,我家孩子还学着画了表格,说以后也要当科研小助手!”

“期待下午的更新,想知道翅脉会一直变暗吗?”

下午一点,腹内的萧予安和萧予宁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胎动比往常更频繁一些。叶之澜轻轻抚着肚子,笑着说:“予安、予宁是不是也在关注实验呀?刚好到了记录时间,我们一起看看翅脉的变化。”萧汀打开手电筒,这一次,05号茧房的光斑变得更暗了,翅脉的蓝色纹路也比之前更深:“05号透光率:★★☆☆☆!”叶澜则发现,07号的光斑亮度和05号有了细微差别:“07号透光率:★★☆☆☆,但比05号的光斑稍微亮一点!”

“这说明05号的几丁质含量增长得更快,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一致!”萧凡解释道,“05号幼虫期进食多,营养储备更充足,所以翅脉硬化的速度也更快。”叶承宇刚好过来送下午茶,听到讨论也凑了过来:“这么说,透光率的变化真的能反映几丁质含量?那等翅脉完全硬化,透光率会降到多少呢?”萧汀歪着头思考:“可能会降到★☆☆☆☆,或者更低?”叶澜则补充道:“说不定还会看到翅脉颜色变化,比如从淡蓝色变成深蓝色。”

下午三点,第三次记录如期进行。这一次,05号茧房的光斑已经明显变暗,翅脉的蓝色纹路变得十分清晰,甚至能看到翅脉上细微的节点:“05号透光率:★☆☆☆☆!”萧汀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而07号的光斑亮度也进一步降低:“07号透光率:★☆☆☆☆,但还是比05号亮一点点!”叶澜用彩笔仔细描绘着光斑的变化,还在旁边标注出“翅脉颜色:淡蓝色→深蓝色”。

叶之澜将最新的观测结果分享到读者群,附上了姐弟俩绘制的对比图:“最新数据来啦!05号和07号的透光率都降到了★☆☆☆☆,翅脉颜色也从淡蓝色变成了深蓝色,说明几丁质含量在快速增加,翅脉正在加速硬化~ 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新的变化?欢迎分享你们的观测心得!”

群里的反馈越来越热烈,有家长分享了自己孩子的观测日记,有孩子画了翅脉硬化的过程图,还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翅脉完全硬化后,蛹体还会有其他变化吗?”“羽化的时候,翅膀展开会受到透光率的影响吗?”叶之澜一一回复,还承诺会持续记录后续的变化,让大家一起见证羽化的奇迹。

傍晚时分,草原的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余晖透过观测棚的缝隙洒进来,给巢箱里的茧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叶澜趴在工作台前,用彩笔绘制“翅脉透光率变化曲线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透光率等级,曲线清晰地显示出从早上到傍晚,两个茧房的透光率持续下降的趋势。萧汀则在一旁整理数据,将每次记录的结果输入到爸爸提前为他准备的简易表格程序里,屏幕上的柱状图直观地展示了05号和07号的透光率差异。

萧凡正在调试3D模型,将透光率数据和几丁质含量数据同步更新进去。模型里,05号蛹体的翅脉已经变成了深蓝色,纹路清晰可见,翅膀的轮廓也比之前更明显了;07号的翅脉颜色稍浅,翅膀轮廓也略小一些,完全贴合实际观测结果。“爸爸,我们的模型和实际情况一模一样!”萧汀凑到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的3D模型,兴奋地说。

叶之澜坐在折叠椅上,轻轻抚着孕肚,腹内的萧予安和萧予宁已经安静了下来,像是累了睡着了。“今天一天,予安和予宁的胎动都和翅脉发育的关键节点同步呢。”叶之澜笑着说,“早上湿度超标的时候动了,中午透光率第一次明显下降的时候动了,下午翅脉颜色变深的时候也动了,好像他们也在参与这场观测实验。”

萧凡走过来,坐在叶之澜身边,握住她的手:“这就是生命的共鸣吧。无论是蛹体的翅脉硬化,还是孩子们在腹中的成长,都是生命在积蓄力量,等待绽放的过程。”叶承宇收拾着餐桌,也笑着说:“看着澜澜和汀汀这么认真,予安和予宁这么有灵性,还有这些正在发育的蛹体,真觉得生命太神奇了。”

叶澜突然抬起头,看着萧凡:“爸爸,明天翅脉会完全硬化吗?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变化?”萧凡摸了摸她的头:“明天翅脉的硬化速度会变慢,透光率可能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我们可能会看到翅脉的纹路变得更清晰,甚至能预测出羽化后翅膀的形状。”萧汀则补充道:“我们还可以继续测试透光率,看看是不是会一直保持不变,直到羽化。”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星星渐渐亮了起来,观测棚内的灯光柔和而温暖。设备运行的轻微声响,像是为生命成长伴奏的乐曲;屏幕上跳动的参数,记录着蛹体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姐弟俩绘制的图表和记录的数据,见证着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叶之澜腹中的萧予安和萧予宁,在静谧中悄然成长。

这一夜,观测棚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积蓄力量。蛹体的翅脉在黑暗中慢慢硬化,等待着羽化的那一刻;腹中的双胞胎在母亲的呵护下逐渐长大,期待着降临世间的奇迹;而这个充满爱的科研家庭,也在坚守与期待中,等待着下一个生命奥秘的揭晓。远方的读者们,也在屏幕的另一端,怀揣着好奇与期待,盼望着第二天的更新,渴望着再次见证生命蜕变的神奇力量。

而这一切,都只是生命成长的一个片段。接下来,还有翅脉完全硬化、器官成熟、羽化等一系列奇迹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