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翅脉硬化(1 / 2)

透光率里的生命信号:翅脉硬化与胎动共鸣

天刚破晓,草原上的晨雾还带着昨夜的微凉,像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着观测棚。棚内的设备早已在静谧中运转,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曲线平稳柔和,如同草原下悄然涌动的生命力量。叶澜是第一个醒来的,她穿着小小的科研服,踮着脚够到工作台前的儿童专用座椅,手里紧紧攥着带毫米刻度的绘画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巢箱。

“弟弟,快来看!”叶澜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却透着超出年龄的沉稳。萧汀揉着眼睛跑过来,怀里还抱着昨晚特意准备的迷你数字放大镜。顺着姐姐手指的方向,05号茧房里,淡蓝色的翅脉主脉清晰可见,分支如同精心编织的蛛网,在晨光的折射下泛着细微的光泽。“1.2毫米,分支4条,和昨天记录的一样!”叶澜笔尖飞快地在纸上勾勒,线条精准流畅,还不忘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注出翅脉的主脉与分支,“茧房温度30.4℃,湿度61.2%,都在爸爸说的适宜范围里。”

萧汀则趴在巢箱另一侧,将放大镜对准07号茧房,小眉头突然皱了起来:“姐姐,07号这边不对劲!”他快速跑到工作台前,盯着迷你数字湿度计的屏幕,“湿度63.5%,超过60%-62%的安全值了!爸爸说过,湿度太高会让翅脉粘连,就像幼虫蜕皮时湿度不够会卡住一样。”话音刚落,观测棚的门被轻轻推开,萧凡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草原晨露的湿气。姐弟俩立刻同步围了上去,一左一右地汇报情况,条理清晰得不像5岁的孩子。

“爸爸,07号湿度超标了,可能会影响翅脉发育!”叶澜举起绘画本,上面的记录一目了然。萧汀则补充道:“我刚才看了加湿器,功率好像没自动调节,是不是脚本出问题了?”萧凡快步走到设备前,调出湿度曲线,果然看到数值在凌晨五点后开始持续上升。这时,叶之澜扶着孕肚慢慢走了过来,刚靠近巢箱,腹内的萧予安和萧予宁突然轻轻蠕动了两下,力道均匀而清晰,像是在呼应这场突如其来的“小危机”。

“别慌,我们分工处理。”萧凡的声音沉稳有力,“汀汀,你去按加湿器的简易调节键,按2秒降低一档,记得盯着湿度计读数;澜澜,记录下处理时间和湿度变化;之澜,你帮我递一下无菌棉签,我要擦去茧房表面的多余水汽。”

萧汀立刻行动,小手熟练地按下加湿器上的儿童安全按键,嘴里数着:“1秒、2秒!”他眼睛紧紧盯着湿度计,“现在62.8%了!”过了5秒,他又按了一下,“降到61%了,稳定住了!”叶澜则在本子上快速记录:“7:08,07号湿度63.5%;7:10,按加湿器降低一档,湿度62.8%;7:12,再次调节,湿度稳定61%;同步记录:萧予安、萧予宁胎动一次。”

萧凡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着07号茧房的表面,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易碎的珍宝。“做得很好,我的小科研助手们。”他赞许地摸了摸姐弟俩的头,“湿度超标是因为凌晨草原气温骤降,加湿器的传感器反应慢了半拍,汀汀能及时发现,澜澜能精准记录,我们才能这么快解决问题。”叶之澜坐在折叠椅上,轻轻抚着孕肚,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予安、予宁好像也在为你们加油呢,刚才胎动的时候,刚好是你们解决问题的瞬间。”

清晨的忙碌过后,观测棚里渐渐热闹起来。叶澜将05号和07号的翅脉画对比排列在工作台上,指着图纸认真分析:“弟弟你看,05号幼虫期进食量比07号多10%,爸爸之前记录过05号幼虫每天吃的叶片重量是0.8克,07号是0.72克,所以05号的翅脉更粗,分支也多1条。”萧汀拿来儿童版放大镜,对准05号茧房仔细观察:“姐姐你看,翅脉的纹路是螺旋形的,和茧房的螺旋纹路一模一样!这是不是为了羽化时翅膀能顺着纹路展开,不会折到?”

两人翻出萧凡珍藏的法布尔科普绘本,小小的手指在书页上滑动,寻找着相关的段落。“找到了!”叶澜眼睛一亮,大声念了出来,“‘翅脉如同生命骨架,支撑着翅膀的展开与飞行。’爸爸,这是不是说,螺旋形的翅脉能减少羽化时的阻力?”萧凡刚调试好微距摄像头,闻言笑着走过来:“你们观察得太仔细了!翅脉的螺旋结构确实能让翅膀在羽化时顺着茧房的纹路慢慢舒展,避免折叠损伤。而且幼虫期的营养积累会直接影响翅脉的坚韧度,05号暴食期吃得多,翅脉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所以更粗壮。”

他调出微距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投射在大屏幕上,指着翅脉上的细微节点:“澜澜你看,这个小小的凸起,其实是营养输送通道,蛹体靠它给翅脉输送能量,让翅脉慢慢硬化。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血管,给各个器官输送养分一样。”叶澜立刻在本子上补充标注:“翅脉节点=营养通道,蛋白质含量决定翅脉强度”,还特意用红色彩笔圈出了重点。萧汀则突发奇想,跑到工具箱里翻出爸爸教他使用的简易称重工具,小心翼翼地将两个茧房分别放在上面:“爸爸,05号茧房重2.1克,07号重1.8克,刚好差0.3克,和进食量的差距吻合!”

萧凡看着姐弟俩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他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在科研中找到乐趣,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现在看来,这两个智商超群的小家伙,已经完全沉浸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中了。叶之澜端来一杯温水,递给萧凡:“你看他们俩,讨论起来比我们还认真。”正说着,腹内的萧予安和萧予宁又轻轻动了一下,像是在回应棚内热烈的讨论氛围。

上午十点,观测棚的门被推开,叶承宇提着保温桶走了进来,浓郁的银耳莲子羹香气和糖醋小排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姐、姐夫,还有我的小外甥女、小外甥,快过来吃饭啦!”叶承宇将保温桶放在临时搭建的餐桌上,“特意给姐炖了银耳莲子羹,加了红枣和枸杞,清心养胎;澜澜和汀汀爱吃的糖醋小排、三明治,还有刚烤的小饼干,补充能量继续搞科研!”

姐弟俩闻到香味,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围了过来。叶澜拿起一块小饼干,一边吃一边不忘问:“舅舅,实验室那边有反馈吗?我们上次发的蛹体营养数据,结果出来了吗?”叶承宇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报告:“当然有!实验室分析发现,05号翅脉的几丁质含量达到35%,比普通蛹体高8%,这和澜澜记录的‘幼虫期进食多’完全吻合!实验室的叔叔阿姨都夸你们记录得精准呢。”

“几丁质是什么呀?”萧汀嘴里塞满了三明治,含糊不清地问道。叶承宇蹲下来,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几丁质就像我们的指甲和头发一样,是一种能让物体变硬的物质。蛹体的翅脉里含有几丁质,就能让翅膀变得更结实,羽化后才能飞得起来,不容易折断。”萧汀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食物,立刻拉着萧凡的手:“爸爸,我们可以做个实验!用手电筒照茧房,观察翅脉的透光率变化——透光率变低,是不是就说明几丁质在增加、翅脉在硬化?”

这个提议让萧凡眼前一亮:“汀汀这个想法太聪明了!透光率和物质的密度相关,几丁质含量越高,翅脉密度越大,透光率自然就会降低。我们现在就来准备实验器材!”叶之澜也笑着说:“刚好可以把这个实验过程分享到读者群,让大家一起见证翅脉硬化的过程。”

吃完早餐,一家人立刻行动起来。萧凡找来两个相同型号的手电筒,确保光线强度一致;叶澜准备了一张白色的卡纸,用来承接透过茧房的光线,还在卡纸上画了均匀的方格,方便观察光线的明暗变化;萧汀则负责记录数据,他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表格,标注好时间、茧房编号、透光率等级(用★表示,★越多透光率越高)。

“现在开始记录初始数据。”萧凡打开手电筒,对准05号茧房,光线透过茧房投射在白色卡纸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翅脉的蓝色纹路在光斑中清晰可见。“05号初始透光率:★★★★☆”,萧汀认真地在表格里填写。接着照射07号茧房,光斑的亮度和05号相近:“07号初始透光率:★★★★☆”。叶澜则用彩笔在绘画本上画出了两个光斑的样子,标注出翅脉的投影细节。

叶之澜打开读者群,将实验准备过程拍成短视频发了出去:“大家好呀!今天我们要和神童姐弟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手电筒测试翅脉的透光率,观察翅脉硬化的过程~ 几丁质含量越高,翅脉越硬,透光率就越低,我们会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和大家同步分享!”

视频刚发出去,群里就炸开了锅:

“哇!小老师又要做实验了,太期待了!”

“用手电筒测试透光率,这个方法好直观,我家孩子也想跟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