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上台,走麦城(2 / 2)

与此同时,四周的枯树林中,仿佛有无数的东吴伏兵杀出(实际上只是戏剧规则凝聚的幻影,但攻击却带着真实的力量感),呐喊着冲向他和“关兴”。

“父帅小心!”“关兴”(血潜)惊呼,她挥舞着手中幻化出的短剑(她原本的能力被压制,这短剑只是戏剧象征),格挡着幻影的攻击,动作间竟然带着几分真实的武艺,这是角色赋予的本能。

方明(关羽)勃然大怒,这种被蝼蚁围攻的感觉让他极其不爽。“上帝之手”连连挥拳,将靠近的幻影纷纷打爆,但幻影无穷无尽,仿佛在消耗着他的精神和体力。他唱道:

“恼恨东吴施奸计,欺某英雄困重围!青龙刀偃难施展,赤兔马倦失神威!盼只盼,成都救兵如星火——”

他的唱腔高亢悲凉,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了方心怡(信使/部将象征)的方向。

方心怡(信使)感受到那目光中的期盼与质问,心中一痛,她努力想要向前,传达“援兵即至”的消息,但戏剧规则化作无形的壁垒和“路途阻隔”,让她寸步难行,只能焦急地唱和:

“君侯!非是末将不尽力,山高水长路崎岖!东风不与周郎便,我……我亦是鞭长莫及空自急!”

这是戏剧的无奈,又何尝不是现实中兄妹对立、无法挽回的映射?

方晓晓(民女象征)看着眼前英雄末路、亲人被困的景象,泪水涟涟,她身上的微光试图照亮这片绝望的土地,驱散那些幻影伏兵,但那光芒在浓厚的悲剧氛围下,如同萤火之于黑夜,微不足道。她悲声唱道:

“苍天何故妒英豪?竟使忠良陷贼巢!愿以微躯换公活,奈何天命不可逃!”

她的哭声真切无比,既有对“关羽”悲剧命运的同情,更有对哥哥方明走向毁灭的恐惧与悲伤。

剧情在蓝蝶衣的引导下,不可逆转地走向高潮。

“关羽”且战且走,“关兴”紧随其后,两人身上都已带“伤”(戏剧规则模拟),衣衫破损,血染征袍(那血,既有戏剧效果,也隐隐对应着他们之前战斗的真实伤势)。

终于,他们被“逼”到了一处绝地——一片芦苇荡前,而那里,真正的杀机在等待。戏剧规则凝聚出了一个强大的“幻影”——东吴大将潘璋(的形象),手持长刀,拦住了去路。

“关羽!还不下马受缚!”潘璋的幻影发出威严的喝问。

方明(关羽)怒极反笑,“上帝之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试图做最后一搏,打破这该死的戏剧!他怒吼着,不再是唱词,而是他本来的声音:“给我破!!”

轰!

“上帝之手”的力量与潘璋幻影以及整个戏剧空间的规则猛烈碰撞!

空间剧烈震荡,芦苇荡的幻象明灭不定,蓝蝶衣的脸色瞬间苍白了几分,嘴角溢出一丝鲜血。强行困住“上帝之手”这种级别的存在,对她来说也是极大的负担。

但最终,戏剧的规则占据了上风。《走麦城》的结局早已注定。

在剧烈的碰撞中,“关羽”(方明)的动作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破绽。而“潘璋”的幻影,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长刀(规则所化的攻击)如同毒蛇般递出——

“噗嗤!”

一声利刃入肉的闷响!

并非真的刺中,但规则的力量如实作用在了方明身上!他身体剧震,仿佛真的被长刀刺中要害,“上帝之手”发出一声不甘的哀鸣,光芒黯淡下去,缩回他体内。他踉跄后退,一口鲜血喷出,单膝跪地,身上的“关羽”扮相也开始变得不稳定,仿佛随时会破碎。

“父帅!!”“关兴”(血潜)发出凄厉的哭喊,扑上前去,这一次,她的动作没有丝毫演戏的成分,完全是角色崩溃与自身惊惧的结合。

方心怡和方晓晓也同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源自“角色”关联的悲痛袭来,让她们几乎无法呼吸。

蓝蝶衣强撑着站直身体,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如同宣判般响起:

“英雄末路,壮志未酬。汉寿亭侯,关羽云长……就此……陨落!”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整个戏剧空间开始剧烈波动,如同水面上的倒影被石子打散。麦城的荒凉景象、呼啸的寒风、厮杀的幻影……一切都开始迅速褪色、消散。

酒店大堂那奢华腐朽的景象重新浮现。

但气氛,已然完全不同。

方明单膝跪在原地,脸色苍白,嘴角挂着血迹,眼神中的冰冷和杀意被一种极致的屈辱、震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死亡带来的空虚所取代。“上帝之手”没有再出现,不知是被暂时封印,还是他也需要时间从刚才那场“戏剧死亡”中恢复。

血潜瘫坐在方明身边,眼神恍惚,还沉浸在“关兴”目睹父亲死亡的巨大悲痛和无力感中,一时难以自拔。

方心怡靠着柱子,捂着腹部的伤口,怔怔地看着跪地的方明,眼神复杂无比。刚才那出戏,让她以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预见了兄长可能的结局。

方晓晓则泪流满面,低声啜泣着,不知是为戏里的关羽,还是为戏外的哥哥。

蓝蝶衣擦去嘴角的血迹,脸色苍白,但眼神平静。“雅俗共赏”的领域缓缓撤去,她看着在场的四人,缓缓说道:“戏,唱完了。但命,还在你们自己手中。”

这出强制上演的《走麦城》,没有直接决定生死,却像一面残酷的镜子,照见了每个人内心的挣扎、痛苦和命运的轨迹。

现实的战斗暂时中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