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1 / 1)

石川数正听到萨尔鲁的承诺,脸上的疑虑稍稍缓解了一些。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信任:“萨尔鲁兄弟,既然你如此诚恳,那我就暂且相信你一回。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我还是要回去与家臣们详细商议,并向领地内的百姓说明情况。毕竟,改种白叠籽并非小事,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维本克见状,微笑着补充道:“石川大人放心,这些乡下的农民只要告诉他们种白叠籽能赚大钱,他们一定会放弃种粮的。这样吧,明年的白叠籽收购价我比今年再提高三文一斤,你看怎么样?”

石川数正听到白叠籽的收购价要提高,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原本还担心百姓不愿意改种白叠籽,但若价格提升得如此诱人,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他摸了摸下巴,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维本克兄弟,你这提议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若是白叠籽的收购价能再涨三文一斤,那我的领民肯定争着抢着去种。毕竟,谁不想多赚点钱呢?”

今井掌柜也忍不住插话道:“石川大人,您看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还能让您的领地赚得盆满钵满。要是错过这次机会,那可真是亏大了!”

石川数正点了点头,脸上的犹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他看向萨尔鲁和维本克,郑重其事地说道:“两位兄弟果然够义气!既然你们如此坦诚,那我也不能含糊。这样吧,我回去立刻召集家臣开会,商讨具体的改种计划。同时,我也会派人向百姓宣传白叠籽的好处,争取尽快落实此事。”

维本克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石川大人果然是个爽快人!这样一来,我们双方的合作就能顺利推进了。不过,我还有一件事需要提醒您——南洋的粮食虽然便宜,但数量有限,优先供应给愿意改种白叠籽的大名。所以,如果您决定参与,最好早点行动,以免错失良机。”

石川数正闻言,连忙摆手道:“这个不用两位担心,我石川数正做事一向雷厉风行。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就绝不会拖泥带水。请两位放心,等你们明年春天带着粮食回来时,我一定已经安排妥当!”

萨尔鲁哈哈一笑,拍了拍石川数正的肩膀:“好!有石川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到时候我们一定按时送来粮食,绝不耽误您的春耕。”

几人又聊了些细节,比如具体的种植面积、粮食运输的时间表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石川数正显得格外积极,显然已经被白叠籽的高利润吸引住了。他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先垫付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种子和工具,以确保改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数日后,鹿泉町这一幕在黑田大名和前田大名所辖的领土中也都发生了一遍。等到这一切结束后,萨尔鲁回到舟航时,宋青云也带着水师回到了舟航。

胡天罡站在码头上,望着宋青云率领的舰队缓缓靠岸。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期待,也有一丝隐隐的不安。他转过身来,看向身旁的刘伯谦和齐公公,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欣慰:“看来这次溪渊之行颇为顺利,宋大人应该不负所望吧。”

齐公公一边点头附和,一边忍不住抱怨道:“是啊,大人,这宋大人出行一个多月,也不晓得派人回来通报一声,可真是让人操碎了心。不过看这阵仗,带回的消息应该不错。”他说完,轻轻叹了口气,眉头微皱,像是在为自己这段时间的担忧找一个出口。

刘伯谦捋了捋胡须,目光深邃地扫过舰队,语气中带着几分思忖:“宋青云一向沉稳,这次带水师前往溪渊国,想必是办成了大事。只是……”他顿了顿,语气中透着试探,“溪渊国君臣的态度究竟如何,还得等他亲口说明。”

胡天罡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他的目光落在船头的宋青云身上,对方神色平静,眉宇间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从那神态中,胡天罡似乎能感受到此行的结果让宋青云颇为满意。

不多时,宋青云下了船,大步走向码头。他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而坚定:“末将参见胡大人、齐公公、刘巡抚!”

“辛苦了!”胡天罡上前一步,扶起宋青云,语气中透着几分关切,“此行可顺利?溪渊国那边的情况如何?”

宋青云长长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几分疲惫与无奈:“回禀大人,溪渊君臣皆已服软,只是那石英砂……”

宋青云的话音未落,胡天罡的眉头便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急切:“石英砂怎么了?难道溪渊国那边不肯交出?”

宋青云点了点头,神色间透着几分无奈:“正是如此。末将此行虽震慑了溪渊君臣,但那御迟浩对石英砂是什么却一点也不知。不论下官如何威逼,御迟浩都未曾交出,甚至以其性命相逼,他也毫不动摇。”

胡天罡听到这里,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摆了摆手,示意宋青云先别着急往下说,转头看向齐公公和刘伯谦,语气中带着几分沉思:“看来这石英砂的事情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据北边战场那边传来的消息,三皇子因这千里镜几次在北奴骑兵发起突袭前发现敌情。此镜对我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溪渊国真有石英砂,却无法取得,恐对我朝未来战略布局造成极大阻碍。”

齐公公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低声问道:“大人的意思是……这御迟浩可能根本不知道石英砂的用途,甚至可能连其存在都不清楚?那我们岂不是白忙一场?”

胡天罡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几分深思:“未必如此。宋青云虽未能直接取得石英砂,但溪渊君臣既已服软,说明他们对朝廷的态度已然转变。或许御迟浩确实不知石英砂为何物,但这并不意味着石英砂不存在于溪渊国。我们需要更细致地调查。再说,我们不是还有胡人知晓石英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