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儿子明白了。”
“等下。”叶雯又叫住他,“你好好给你岳父岳母解释一次,可别让他们误会是我们轻视莲娘。”
温向东嘿嘿一笑,“娘,你就放心吧,岳母也是您这个意思,她还寻思想跟你说要是要办酒,就将满月宴换成百日宴,这样莲娘也能恢复的更好。”
叶雯这才放心。
消息传出去,府城圈子里的人都惊掉了下巴。
长房嫡孙,这在哪家不是天大的喜事?恨不得摆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这郡君府竟如此低调,连满月宴都省了?
在一片议论声中,日子悄然滑入了平静。
温向北为了备战乡试,整日里只在府学与家中两点一线来回,把自己绷得死紧。
叶雯瞧着都为他累,这日特意叫住他:“读书固然要紧,可也不能一味埋头死读。偶尔也出去走走,看看市井民生,听听百姓闲聊,那些活生生的见识,有时比书本上的道理更通透。眼界开阔了,下笔才有乾坤。”
她的话,温向北是听的,便依言带着小李出了门。
只是他平日专注于书本,一时竟不知该往何处去。信步由缰间,竟走到了妹妹经营的“蜜合坊”附近。
远远便见铺子门前人来人往,宾客络绎不绝。
他驻足片刻,看着妹妹在店内利落招呼客人的身影,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丫头,一年前还是个乡里野丫头,如今竟也是能独当一面的老板娘,把生意做得这般红火了。
温向北在蜜合坊外驻足片刻,心里为妹妹感到骄傲,又继续沿着街巷往前走。
路过一家清雅的书肆时,他被门口摆放的几册时文集子吸引了目光,便信步走了进去。
书肆里墨香弥漫,他正低头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熟悉的女声:
“掌柜的,请问上月订的《山河舆志》可到了?”
温向北心中一动,回头望去——
只见身着鹅黄衣裙的李宝珠正站在柜台前,冬日暖阳透过窗棂照在她白净的侧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光。
不知怎的,温向北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他放下书卷,上前两步温声招呼:“李姑娘,好巧。”
李宝珠闻声转头,见到是他,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落落大方地敛衽一礼:“温三公子。”
温向北有些惊讶:“李姑娘如何知道我在家中行三?”
李宝珠抬眼看他,莞尔一笑,颊边露出浅浅的梨涡:“我经常去令妹的蜜合坊,自然与她相熟,经常听她提起家中事,更何况与温三公子有过一面之缘,自然知晓。”
她声音清脆,语气坦荡,倒让温向北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她居然还记得自己......温向北耳尖微微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