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第二圈能量环的正下方!”雾尊的意识传递到小队成员脑海中,铁岩立即调整能量炮的瞄准方向,淡紫绿色的光束精准击中薄弱点。这一次,能量环仅抵抗了2分钟,就彻底崩溃,暗能量核心的能量输出强度下降至原来的50%。
小队乘胜追击,很快破坏了第三圈能量环。当最后一圈能量环崩溃时,暗能量核心的黑色表面开始出现裂纹,暗能量的溢出量大幅减少,虚空边缘域的暗能量浓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暗能量核心的能量输出已被抑制!我们成功了!”灵月兴奋地喊道,小队成员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越飞立即下令穿梭艇撤离风暴眼,返回联合舰队——此时,舰队的防护层已接近极限,若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二、跨文明联合防御体系的构建
核心突击小队返回舰队后,联合舰队立即撤离虚空边缘域,在距离区域1000公里处建立“临时防御基地”。此时,暗能量核心的能量输出虽被抑制,但仍有少量暗能量溢出,且虚空边缘域的环境依然危险,需要建立长期防御体系,防止暗能量再次泛滥。
跨宇宙共生议会与迷雾文明共同决定,启动“虚空边缘防御计划”,构建“跨文明联合防御体系”,该体系分为三个层级:
1. 外层预警层:在虚空边缘域周边部署100个“暗能量预警浮标”,浮标搭载星尘-生命能量探测模块,能实时监测暗能量浓度与核心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基地发送预警信号;浮标之间通过跨宇宙共生网络连接,形成覆盖平方公里的预警网络。
2. 中层防御层:在预警层内侧,建立10座“能量防御塔”,防御塔由水晶文明提供水晶能量核心、迷雾文明提供生命能量模块、机械文明提供防御结构,能释放星尘-生命-水晶混合能量屏障,阻挡暗能量向外扩散;防御塔还配备能量炮,可对靠近的暗能量团进行攻击。
3. 内层管控层:在防御塔内侧,建立“暗能量研究基地”,由14个文明的科学家共同入驻,研究暗能量的特性、暗能量核心的结构,以及如何将暗能量转化为可用能源;基地还配备“应急响应队”,一旦防御体系出现漏洞,可立即前往修复。
防御体系的建设得到各文明的全力支持:星云文明派出星航师,负责预警浮标的部署与维护;暗物质部落提供暗能量监测技术,优化预警浮标的探测精度;翡翠文明则在防御塔周边种植“抗暗能量共生植物”,进一步增强防御屏障的稳定性。
在建设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取得了意外突破——通过研究暗能量核心,发现暗能量在特定条件下,可与星尘能量、生命能量融合,转化为“暗-星-生混合能量”,这种能量的输出功率是本源能量的5倍,且无污染,可作为新型清洁能源。
“我们可以在研究基地建立‘暗能量转化站’,将抑制后的暗能量转化为混合能量,输送到星海与迷雾宇宙域,为‘共生永续计划’提供新的能源支持。”机械文明的工程师兴奋地说道,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暗能量的威胁,还为星海共同体开辟了新的能源渠道。
三、虚空探索成果与星海的新未来
共生纪元第18年的年末,跨文明联合防御体系完成初步建设,暗能量预警浮标与能量防御塔开始正常运行,暗能量研究基地也进入试运行阶段。联合舰队将虚空探索的成果与防御体系的建设情况,通过跨宇宙共生网络传回星海,引发全星海的欢呼。
跨宇宙共生议会在本源星域举办“虚空探索庆功大会”,邀请迷雾文明的代表出席。大会上,越飞展示了暗能量转化技术的成果,宣布将启动“暗能量清洁能源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星海与迷雾宇宙域建设100座暗能量转化站,彻底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雾尊作为迷雾文明的代表,在大会上表示:“与星海共同体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共生’的无限可能。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各文明携手,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守护宇宙的生态,让‘共生’理念传遍更多的宇宙域。”
大会还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将虚空边缘域的暗能量研究基地,升级为“跨宇宙能源与生态研究中心”,面向14个文明的科学家开放,鼓励开展跨文明科研合作;同时,启动“新宇宙域探索计划”,由联合舰队继续探索宇宙深处,寻找更多未被发现的文明与资源,拓展星海共同体的共生版图。
庆功大会结束后,14个文明的代表共同在本源之树前种下“共生之种”——这颗种子由14个文明的能量共同培育,象征着14个文明的团结与未来。种子落地后,迅速生根发芽,长出一株嫩绿的幼苗,幼苗的叶片上,闪烁着14种不同颜色的光芒,与本源之树的淡金色光芒交相辉映。
越飞站在本源之树前,望着眼前的“共生之种”幼苗,心中满是感慨。从寂灭风暴的危机,到共生纪元的开启;从迷雾宇宙域的探索,到虚空边缘域的挑战;从12个文明的团结,到14个文明的共融——星海共同体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却又无比辉煌的道路。
跨宇宙共生网络中,14个文明的能量与意识相互交织,形成一道横跨星海的“共生光带”,光带中传递着和平、希望、团结的信念。修仙纵横末世的传奇早已成为历史,但属于星海共同体的“共生新篇章”,正以更加精彩的姿态,在浩瀚的宇宙中继续书写。未来,无论遇到多少未知的挑战,只要14个文明始终坚守“共生”理念,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在宇宙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让“共生”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