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修仙纵横末世 > 第993章 暗能量清洁能源计划的落地与“跨宇宙共生法典”的诞生

第993章 暗能量清洁能源计划的落地与“跨宇宙共生法典”的诞生(1 / 2)

《修仙纵横末世》

共生纪元第19年,星海共同体迎来“共生永续计划”推进的关键节点——“暗能量清洁能源计划”正式进入落地阶段。在跨宇宙能源与生态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下,首座“暗能量转化站”在本源星域边缘建成并试运行。转化站主体由机械文明设计的抗暗能量合金架构支撑,内部核心是水晶文明打造的“能量融合反应堆”,能将抑制后的暗能量与星尘能量、生命能量精准混合,转化为稳定的“暗-星-生混合能源”。

试运行当天,各文明代表齐聚转化站观测厅。当雾尊按下启动按钮,转化站的能量指示灯从红色变为绿色,监测屏幕显示:混合能源的输出功率稳定在1000万兆瓦,能源纯度达99.9%,且无任何污染物排放。“这种能源不仅功率高,还能根据需求调整能量属性。”研究中心的工程师介绍道,“向工业设备输送时可增强稳定性,向生态修复设备输送时可提升活性,甚至能直接转化为居民生活所需的电能与热能。”

首座转化站的成功,为计划推进奠定基础。跨宇宙共生议会制定了“三年百站计划”,计划在星海、迷雾宇宙域、深蓝星球等区域,建设100座暗能量转化站,形成覆盖三大宇宙域的“清洁能源网络”。建设过程中,各文明分工协作:

- 星云文明负责运输转化站核心设备,利用星尘-本源共生引擎的高续航能力,实现跨星域快速运输;

- 暗物质部落提供暗能量引导技术,确保转化站能安全吸收虚空边缘域的暗能量;

- 迷雾文明则派出生命能量技师,优化能量融合反应堆的参数,提升能源转化效率;

- 跨文明青年先锋队的成员组成“建设支援队”,协助各星球的转化站建设,同时向当地居民普及清洁能源知识。

在深蓝星球的转化站建设现场,铁岩带领的支援小队遇到了小挑战:当地的星尘土壤硬度超出预期,传统的地基挖掘设备难以作业。铁岩与迷雾文明的技师合作,将本源合金钻头与星尘能量振动模块结合,研发出“星尘振动钻”,通过星尘能量的高频振动软化土壤,仅用3天就完成了地基挖掘。“这就是跨文明协作的力量,遇到问题时,不同文明的技术总能碰撞出解决办法。”铁岩擦着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

一、清洁能源带来的全域变革

随着暗能量转化站的陆续建成,星海共同体的生产生活发生显着变革:

1. 工业领域:机械文明的“本源合金工厂”率先采用混合能源,生产效率提升40%,且因能源稳定性增强,合金的质量合格率从92%提升至99%;水晶文明的“水晶雕刻工坊”利用混合能源的精准调控特性,能雕刻出更复杂的水晶能量纹路,使水晶设备的能量传导效率提升35%。

2. 生态领域:跨宇宙生态联盟将混合能源应用于“生态修复舰”,舰上的“超级生态修复胶囊”在能源加持下,修复效率提升2倍——原本需要1个月才能恢复植被的区域,现在仅需15天就能完成;在黑洞边缘星域,混合能源为“重力适应草”的培育提供能量支持,使草种的存活率突破98%,加速了该区域的生态重建。

3. 民生领域:各文明的居民社区接入清洁能源网络后,生活成本下降30%,且能源供应不再受季节、星域限制。在暗物质星域的“暗能社区”,居民用混合能源驱动“恒温能量墙”,即使在零下50度的环境中,室内温度也能稳定在25度;在星云文明的“星尘小镇”,混合能源为“星尘投影设备”供电,居民能通过设备实时观看其他文明的文化节目,增进跨文明交流。

清洁能源的普及,也推动了“绿色生活理念”的传播。议会发起“共生绿色行动”,鼓励各文明居民减少能源浪费、使用生态友好型产品。在星穹城,居民们主动将传统照明设备更换为“星灵-混合能源灯”,城市的能源消耗下降20%;在火焰部落,年轻人用混合能源驱动“本源合金回收机”,将废弃的合金制品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跨宇宙共生法典的制定与颁布

随着星海共同体的规模扩大(已包含14个文明),以及跨文明协作的深入,原有的仲裁规则与协作机制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跨宇宙共生议会决定,联合各文明制定一部统一的“跨宇宙共生法典”,明确各文明的权利与义务、跨文明协作的标准、生态保护的底线,为星海共同体的长远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法典的制定工作历时两年,各文明派出法律专家、生态学者、文化代表组成“法典编纂委员会”,经过100多次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包含“总则”“文明权利与义务”“生态保护”“技术共享”“文化共融”“争议解决”六章,共200条的完整法典。

法典的核心内容:

1. 总则:明确星海共同体的核心宗旨是“文明共生、生态永续、宇宙共荣”,所有文明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任何形式的文明歧视与侵略行为。

2. 文明权利与义务:各文明享有自主发展权、文化传承权、资源使用权,但需承担生态保护义务、技术共享义务、危机协作义务——例如,技术先进的文明需向落后文明提供技术援助,生态脆弱的文明需配合联盟开展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