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技术与经验(1 / 2)

联想作为中观村首批科技企业,在PC领域成果斐然,同时亦涉足手机研究。

然而,手机领域品牌的影响力不及PC,于是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试图借并购打造手机领域的品牌价值。

尽管这一策略存在争议,但总体而言,联想确实具备手机组装的技术与经验。

刘传志引路至另一处车间,这里陈列着各类手机外壳及内部元件。

技师们正于实验台前开展手机组装实验。

“手机结构较笔记本更为精细复杂,组装难度也更高。”刘传志说明,“为此,我们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专攻手机装配技术。”

组装台上配备更精密的机械臂,可实现毫米级精准抓取。

焊接设备亦经过微型化改造,适合手机狭小空间内的焊接需求。

同时,他们采用特殊洁净工作台,严格管控组装环境。

一名技工正在专注地焊接主板与基带芯片,借助显微镜确保焊点精准无误,随后用脉冲激光完成快速焊接。

另一名技工则负责连接屏幕与主板,通过特制吸盘机构实现屏幕的翻转与贴合。

“手机要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更多功能,这对组装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刘传志边走边向霍启煊解释。

霍启煊注视着车间内的工作场景,脑海中已开始构思为灵界定制一款顶级配置的手机设备。

刘传志带领霍启煊参观完手机组装车间后,霍启煊并未停止追问,而是进一步深入了解组装技术的细节。

“刘总,您提到的机械臂具备六个自由度,可实现毫米级精准抓取。

那么它的重复定位精度究竟有多高?”霍启煊微笑着询问。

刘传志一愣,他对机械臂的具体技术指标并不熟悉,只能含糊回应:“这……应该相当精确,现代数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焊接环节采用脉冲激光技术,不知激光脉冲频率能达到多少赫兹?对于焊接温度的实时监控与反馈调节又有哪些具体措施?”霍启煊紧接提问。

刘传志被问得语塞,结结巴巴地答道:“频率大概在几万赫兹左右,具体的参数我不太清楚,需要请教技术主管。”

“屏幕与主板的连接同样重要,使用吸盘翻转屏幕时,是否会因内部应力导致玻璃破裂?”霍启煊继续发问。

刘传志满脸迷茫,只能坦言:“这个技术细节我确实不清楚,不过我们的工程师肯定经过严格测试,保证产品质量。”

“明白了,我还有许多疑问,能否请贵公司的技术主管前来解答?”霍启煊笑着说。

“好,我这就通知他来。”刘传志放下心,示意秘书叫技术主任过来。

技术主任快步赶来,刘传志忙向他介绍:

“孙主任,这位是霍启煊先生,对我们手机组装技术很感兴趣,有些问题想请教您。”

孙主任连忙和霍启煊打招呼,随后针对他的问题逐一解答。

他对机械臂的定位精度、激光焊接参数以及屏幕翻转的应力分析等细节娓娓道来。

孙主任讲完后,霍启煊在心底快速梳理了一番技术要点。

他之前提出的看似刁钻的问题,实则是为了确切判断联想的组装技术能否满足自身需求。

霍启煊心中已有超前的设计构想,而这个方案的要求极高。

当时尚无触摸屏的概念,但他也不打算设计触屏手机。

这样做太过惹眼,一旦推出,定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轰动,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

他追求的是低调、不易被察觉的产品。

最好能让手机外观与普通按键机毫无二致,避免引人注意。

但内部功能必须有所提升,比如增加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

因为摄像头相当于灵界的“眼睛”,传感器则是其“感官”。

唯有如此,灵界才能更好地施展能力。

不过,加入这些设备后,体积不能过大,这对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孙主任,您的解答已经非常详尽了。”霍启煊微笑道。

“霍公子有事请直说,知无不言。”孙主任客气地说。

霍启煊点头,笑着回应孙主任:

"孙主任,我打算定制一款手机,外观与普通手机无异,但内部需加入一些高端组件。

"

"首要任务是装配一个500万像素以上的高清摄像头,支持夜视,使用铜陶维镜头,确保成像质量;还需配备广角摄像头,用于捕捉更宽广的画面。

"

"其次,各类传感器必不可少:一个6轴动作 ** ,能感知手机的空间移动;一个高灵敏度的温湿度感应器,监测环境变化;以及一个气压计,用于检测气压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