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无处不在(2 / 2)

次日清晨,霍启煊准时起床,完成一小时体能训练,享用营养早餐后,驱车前往聫想。

聫想总部地处中观村中心,紧邻桦科院,交通便利。

霍启煊很快抵达,发现刘传志正带领杨远庆等人在门口等候。

刘传志对此次拜访极为重视,不仅提前到岗,还召集多位高管一同迎接。

停好车后,霍启煊刚下车,刘传志便迎上来说:“霍公子,欢迎光临聫想!”

“刘总,打扰了,希望没给您添麻烦。”霍启煊笑道。

“哪里的话,您来了我们很高兴。”刘传志说完,邀他先参观楼上办公区,霍启煊欣然同意。

聫想办公楼装饰现代而精致。

进入电梯直达顶层,这里是刘传志的办公室。

室内备有茶点,刘传志请霍启煊稍作休息,两人品茗闲谈。

霍启煊也对聫想的工作氛围和企业规模表示认可。

“霍公子,听说您在浙省投资千亿,实在令人钦佩。”刘传志赞叹道。

“我看中浙省发展潜力,才决定投资。”霍启煊饮茶答道。

刘传志与杨远庆对望一眼,皆心中暗凛。

霍家究竟富可敌国!

短短数月间,已向燕京投入数百亿,如今又计划在浙省砸下千亿资金。

那气势仿佛钱如流水般源源不绝,无穷无尽……

霍启煊并未过多耽搁时间,稍作休整后便让刘传志领他前往研发中心参观。

虽走技术合作之路,但联想也有自已的核心技术方向——如何将电子元件最优组合装配。

他们并不制造核心部件,而是专注于研发组装工艺与技术。

乍看之下这并无特别的技术门槛,但在未得灵界支持时确实如此。

而今霍启煊拥有了灵界,便无需联想供应核心芯片,他更看重的是其组装技术。

刘传志引霍启煊来到联想的研发中心装配车间,只见车间内整齐排列着各类精密设备与检测仪器。

甫一踏入,便见十余名工程师正专注进行组装试验。

“霍先生,请容我为您详细介绍我们的组装技术。”刘传志指向一张工作台说道,“此乃我们最为核心的组装平台,配备了微操机械臂、激光焊接系统以及检测模块,能够高效精准完成组装任务。”

霍启煊颔首,目光仔细扫过平台上的各项装置。

刘传志接着阐述道:

“组装流程可分为装配、焊接、检测三步,每一步我们都进行了创新突破。

首先是装配部分,我们定制了六自由度机械手,可从多角度抓取部件,并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实时识别部件位置,确保快速准确的装配。”

“其次是焊接环节,采用的是高精度脉冲激光焊接设备,能在毫米级别上操作,保障焊点的精准度。

同时借助热传导模型调控焊接参数,维持焊接品质。”

“检测是最后一环,我们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与光谱仪,用于评估焊点强度及内部构造。

此外,还需完成功能 ** ,以验证各组件能否正常运作。

借助这些关键技术,我们可保证产品的卓越可靠性和稳定性。”

霍启煊跟随刘传志走进一间笔记本电脑组装车间。

室内已有五六个技术工人在实验台前紧张作业,桌上有序摆放着各类笔记本零部件,如主板、散热模组、内存条及硬盘等。

一名工人正专注装配主板,他利用机械臂准确抓取主板置于操作台后,用特制盘管粘贴散热胶,将散热模组固定到位。

随后,他操控焊接机器人完成焊点处理,确保散热模块稳固连接于主板之上。

另一位工人则负责内存条与硬盘的安装,他借助扫描设备定位内存插槽位置,再以机械手精准插入内存条,并实施防静电措施以防干扰。

硬盘亦由机械臂精确置入指定位置,并用螺丝锁紧固定。

“这机械臂具备六个自由度,支持复杂动作,极大提升了组装效率与灵活性。”刘传志为霍启煊介绍道。

霍启煊注意到,工人们采用精密激光焊接仪执行焊接任务,能够精准调控焊接区域,保障焊接品质。

同时,他们借助显微镜检查焊点状况,配合光谱仪测定焊接结合力。

装有主板、内存、硬盘等组件的笔记本底壳被轻柔组装完毕,随后进入显示屏安装阶段。

显示屏已通过多项测试确认无瑕疵,技术人员用专用吸盘调整屏幕角度后,连接相关线缆。

最终,工人们对整机外壳进行精细拼装,依次拧紧螺丝并接通电源,进行全面功能调试,检验系统是否能顺利启动以及硬盘能否正常读写数据。

刘传志留意到霍启煊的反应,适时补充说明道:

“我们会在每个组装环节实施严格检测,比如装主板时需进行多点测试,确认芯片连接无误后,产品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霍先生,我们的每台笔记本从组装到出厂,要经历三十多项检测。

只有所有指标达标,产品才能正式下线。

这从源头保障了质量。”

霍启煊环视四周,察觉此地并非组装车间,而是专注于研究组装技术的空间,实际组装车间应设于其他厂区。

他转向刘传志,微笑着发问:“刘总,贵公司是否有研究手机组装的场地?”

刘传志稍作迟疑,随即点头:“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