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历史画卷(2 / 2)

“通过对比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我们预测7至9月江淮地区降雨量极有可能刷新纪录,超过本世纪最大洪水。

这场特大洪灾几乎无法避免,将对江淮流域数亿人构成严重威胁……”

秦勤神情严肃地说完后,短暂沉默。

长老们听完秦勤的汇报,眉头深锁,表情沉重。

秦勤身为科技部部长,不仅是位全能型天才,更以务实严谨著称。

他的话语分量十足,绝无夸大之词,值得信赖。

七位长老正专注审视手中的报告材料,这些文件已详尽罗列了当前局势及应对策略。

秦勤的任务是进一步深化讲解,确保每位长老都能准确理解报告核心。

尽管报告材料高度凝练,涵盖了关键要点,但仍可能存在简化处理之处。

通过秦勤的口头阐述,可以有效填补书面材料中的空白,为长老们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视角。

面对如此重大的议题,仅凭静态的文字难以传递所有细节。

秦勤需结合自身专业积累,对各项要素进行全面解析,帮助长老们构建清晰的认知框架。

例如,报告中可能仅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降水异常,而秦勤会深入剖析其科学概念、成因机制及其历史影响,这对于正确评估形势意义非凡。

类似地,关于水库管理的部分,材料或许只是一笔带过,但秦勤将详细介绍各主要水库的当前储水状况、防洪潜力及合理调配建议,凸显其实际效用。

至于防御体系,材料仅强调协作强化,而秦勤则会全面梳理现有网络布局、应急机制以及尚待改进的领域,让长老们对整体架构心中有数。

就连基础背景知识,诸如长江流域的人口密度与经济规模,虽然材料有所涉及,但秦勤仍会在讲解时加入具体数字,增强长老们的直观感受,便于精准把握潜在风险。

唯有动态讲解才能激活静态文档背后的深层价值,丰富信息维度,从而规避片面解读的风险,确保最终决策科学合理,避免后患无穷。

秦勤的亲自讲解,对内阁的正确应对至关重要。

长老们深谙此理,认真聆听的同时不断提问,力求掌握更多细节。

唯有全面了解每个环节,方能准确把握全局,使这场灾害在内阁的正确引领下妥善解决,将危害与损失降至最低。

随着秦勤的讲解深入,内阁针对各项细节进行补充询问,历经三小时,终于全面掌握所有情况。

然而,仅仅针对防汛作出决策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规划。

防汛方案虽本身无误,但实施后对其他领域的潜在影响必须慎重考量。

一位有担当的领导者不应局限于眼前,而应着眼于全局。

大规模调水防汛必然影响农业生产。

水库放空会导致灌溉用水减少,进而影响稻谷等作物的产量;疏散人口亦会妨碍农业生产,加剧粮食供应压力。

同时,交通运输也将承受巨大压力。

车辆被征用疏散人员,必将干扰正常物流运转,人员密集疏散甚至可能引发交通瘫痪。

位于洪水高风险区的关键设施,如水电站和化工厂,其防护措施必须提前布局。

巨额资金投入防汛工程,势必挤压其他领域的建设资金,这需要谨慎评估,避免产生连锁反应,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疏散后的民众安置同样是个难题。

临时收容点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需提前筹划。

防汛任务紧迫,但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可完全停滞,否则局部问题可能演变为全国性危机。

内阁须平衡救灾与发展的关系,避免因过度防汛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

此次灾害规模空前,国际援助势在必行。

外交层面需妥善规划,引导国际社会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此举不仅关乎人道主义精神,更需兼顾政治与战略考量。

与此同时,军队调度亦成关键议题。

如何平衡救灾需求与国防安全,避免对其他区域造成潜在威胁,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可以预见,这场灾难将从多维度冲击国家体系,任何措施都须全面权衡利弊,而非孤立推进。

内阁肩负重任,必须立足全局,审慎评估各项决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这并非迟疑,而是出于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责任感。

唯有如此,才能以最低成本化解危机,确保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不受干扰。

大长老目光转向二长老,问道:“总理,霍先生提交的那份方案,你们讨论得如何?”

秦勤闻言,目光微凝,望向二长老。

二长老沉稳点头,答道:“我召集了全国顶尖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及经济学家,集中研究霍先生提出的方案近半月,经过严密论证,认为此方案切实可行。”

他继续解释道:“此方案不仅能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推动全国范围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还能 ** 关联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经济复苏。”

据霍启煊建议,应扩大城市地下调蓄洪区面积,新建防洪涵洞,升级原有管网设施,增设抽水设备,全面提升城市防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