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煊已站在更高维度审视世界,洞悉其运作法则。
霍启煊笑着问颜寕:“假设有人对你态度冷淡、言辞不当,甚至让你感到不适,你会主动与之交往吗?”
“不会。”颜寕立刻摇头。
“那么反过来,假如对方举止得体、谈吐优雅,对你礼貌周到,你会更倾向于与之沟通吧?”霍启煊继续问道。
“是的。”颜寕点头回应。
霍启煊接着说:“这就体现了人情世故的价值所在,它是为了达成目标而存在。
当然,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难免会有个别心怀不轨之人故意制造障碍,以此标榜所谓地位或尊严。
但这并非人情世故本身的过错,而是某些人的私心作祟。
正如你设计了一件工具,它的本质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行为。
我们应该批判的是那些滥用它的人,而非人情世故本身。”
“同样的道理,有的人借助人情世故成就伟业,造福他人;有的人却利用它伤人害已,满足一已私欲。”
“总体而言,人情世故并非可有可无,彻底否定它是不现实的,也没必要。
若它阻碍了我们的目标,其实只需调整视角即可。”
“调整视角?”颜寕疑惑地眨眨眼,她觉得霍启煊的想法总是出乎意料。
“没错。”霍启煊肯定地说,“在中国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往往感性与人情占据主导地位,理性仅作为补充。”
“所以,我打算在民间构建一种全新的科研机制,将两者角色互换——以理性与探索为核心,仅在必需时引入人情调节。
完全抛弃人情固然不可行,这样做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科研工作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协调,比如团队协作就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
但科研的本质仍应立足于理性和求知的基础之上。”
霍启煊说完,微笑着注视着颜寕,说道:
“简单来说,我打算在民间打造一座‘科研创新国’,这不是资本主义式的美丽国模式,而是一个机制完善的科研基地。”
这是霍启煊的真实意图。
他计划在民间开辟另一片科技创新的沃土,汲取美丽国科学创新激励机制的优点,结合桦夏的优势,实现“中美联合”。
将桦夏成熟的政体与美丽国领先的科技创新体制相融合,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即官方与民间共同推动的力量。
美丽国的科学创新机制,实际上代表了民间发展的巅峰。
可以说,美丽国民间的活力远超其政治体系的进步速度。
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桦夏。
桦夏面临的问题是科技创新制度落后于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发展。
而美丽国则是政治体系滞后于科技创新机制。
因此后世常听到一些美丽国议员发表的不当言论。
霍启煊的设想是在现有政治框架下,吸收美丽国科技创新机制的精髓,在民间建设一个小型“科研创新中心”。
这个体系将保持高度开放与竞争。
实验室间公平较量,以成果的实际价值为评判标准。
科研人员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鼓励探索前沿领域;同时设立严格评估体系,注重成果的现实影响力,而非单纯依赖论文数量。
“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能激发巨大的创新潜能,推动桦夏科技跨越瓶颈,在多领域引领全球。
这不仅契合国家需求,也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桦夏智慧。”霍启煊话毕,面露坚定笑容。
颜寕默然无语,内心波澜起伏。
霍启煊提出的“中美联合”构想令人震撼。
美丽国能够营造出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氛围,实则得益于雄厚的个人资本支持。
简单来说,就是“钱”。
霍启煊的梦想,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才能实现!
他真的拥有这么多财富吗?
颜寉并未询问霍启煊是否有足够的财力,也未曾怀疑他的豪言壮语,如今对她而言,霍启煊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信任感,这份信任甚至超越了她对自已的信心。
无论霍启煊说出什么,她都会信以为真,纵使他的言辞常让人感到惊异……
“那么,祝你成功!”颜寉举杯,微笑着说道。
“谢谢,彼此共勉!”霍启煊回敬一杯。
两人一饮而尽,随即相视一笑。
时间来到尾声,两人正打算结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