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电子产业发展(2 / 2)

项目结束时,所有的荣誉与奖金都落入了他们的囊中。

科研人员只能默默燃烧青春,得不到任何嘉奖或回报。

这些蛀虫只会空谈,从不关心科研人员的实际困境,一心只想着如何从他们身上榨取利益。

龚剑对这样的领导层深恶痛绝,早已在心底将他们狠狠咒骂过无数次。

若非顾及后果,他真想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这些人根本不配担任领导,也不配管理科研团队。

他们的行为严重打击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

过去,龚剑与其他科研人员几乎每天都处于焦虑与压力之中。

工资微薄,奖金更是名目繁多地被扣押。

仪器设备老化,维修费用遥不可及。

研究成果归领导所有,论文署名也成了他们的专利。

所有人都在努力付出,但最终受益的只有极少数人。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科研人员萌生了辞职出国的想法。

当时的科研氛围恶劣不堪,相比之下,国外研究机构提供的条件更优厚,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

仅龚剑所在的实验室,就有十几位杰出的科研人员计划离开。

优秀的青年才俊纷纷选择离去,这对国家科技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直到霍启煊的到来,局面才得以扭转。

他一次性投入数亿元,主要用于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和更新实验设备。

科研人员首次感受到了来自管理层的真正关怀,士气随之高涨。

充足的经费让科研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无需再为基本生活担忧。

霍启煊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真的愿意花钱。

从不空谈,几亿资金说投入就投入!

霍启煊的支持彻底改善了微电子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没有霍启煊,他们早已被 ** 分子压榨至极限,无法取得任何成果。

霍启煊为他们带来了新生。

这份善意让每位科研人员心怀感激。

龚剑也不例外。

想到要与 ** 分子周旋,他担心自已可能难以控制情绪。

然而面对霍启煊时,他内心充满尊敬。

“霍总,我来给您展示实验室的成果,您觉得如何?”龚剑热情邀请。

“这个……方便吗?”霍启煊略显犹豫。

“当然方便,不过您需要换上无菌防静电服,这里必须保持无菌环境。”龚剑笑着说道。

“行,你是专家,听你的。”霍启煊点头同意。

在龚剑引导下,众人进入换衣室。

龚剑取出几套白色防静电服,递给霍启煊、颜寕和李国兴三人。

这套防护服轻薄,采用特殊导电面料制作,能有效减少静电。

连体设计包括面罩和手套,包裹得十分严密。

霍启煊与颜寕在外衣外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仅露出双眼。

随后,他们戴上配套的塑料帽,确保头发完全遮盖。

这种帽子类似外科手术帽,但更轻便。

它连接头部与服装,形成整体,覆盖头顶,也有消除静电的效果。

龚剑同样换上防静电服,确认所有人穿戴整齐后,带领他们走向晶圆车间。

车间内已有十几位研究员在工作,均身着相似的防静电服。

这里需维持极致洁净的状态,哪怕是一粒尘埃或一丝静电,也可能干扰晶管的生产。

龚剑详细讲解每台设备的操作流程,从硅管制备开始,通过高纯硅晶棒制成薄管,再到多种腐蚀、扩散、沉积工序,最终完成电子晶管的制造,随后进入包装与检测环节。

整套工艺极为精细复杂,每一项参数都必须精准掌控。

车间内设备价值数千万,均为全球顶尖水准。

每个步骤均有专人负责调试,严谨专注。

偶有火花在设备间闪现,这是静电释放所致,但丝毫不影响晶管的生产。

霍启煊兴致勃勃地参观,不时提问并与龚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