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学无止境(1 / 2)

先前霍启煊建立复杂的四维时空模型已耗尽精力。

若要继续推进,他甚至不知从何入手。

即便运用了现有全部科学手段,结合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前沿理论,依旧不足。

五百七十八步代表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邃的思想。

或许要借助人类尚未触及的新科学规律,在更高维度审视时空本质。

霍启煊深吸一口气,从钱学深手中接过硬盘。

“你可以试着将我推导出的这个方程融入灵界,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钱学深目光中透着无尽智慧与好奇,“受限于身体条件,人类无法持续推演二十四小时。

然而灵界可以做到,且在这个过程中,其进化将以指数级加速,思维将更加开放、创新且富有哲思。”

“无限方程没有终点,灵界的进化亦无止境。

你的任务便是保存灵界在进化的每个阶段突破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为桦夏奠定深厚的科学根基,迈向星辰宇宙。”

霍启煊凝视着钱学深,一时语塞。

钱学深注视着霍启煊,眼中充满慈爱与期待,缓缓说道:“孩子,别担心,这硬盘里的内容,我有权交付给值得信赖之人。

它记录的是我对未来科技的无尽畅想。”

“以当前条件,这些技术尚难实现,但我坚信终有一日它们会成真。

即使我无法见证那一刻,也不影响我对它们诞生的憧憬,更盼望着它们能率先在桦夏落地。”

他的目光愈发深邃而笃定:“这些技术是第四次工业 ** 不可或缺的前提,缺少它们便无法推动新一轮科技进步。

前三次工业 ** ,我们错失了良机,第四次绝不能掉队。

我们必须向世界证明,桦夏人比其他国家更有创新能力与科技实力。”

“尽管桦夏刚起步,实力尚显单薄,但我们绝不能错失科技发展的良机,再也不能一味跟随他人脚步。

我们要让全世界明白,华夏民族蕴含着无限潜力!”

“前几次工业**,欧洲诸国抓住机遇,成为全球科技的核心。

然而对华夏而言,这实在有失公允。

我们同样聪慧勤勉,具备拥抱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却未能全程参与其中。”

说到这里,钱学深眼中已泛起泪光:

“这个世上,再没有比华夏人民更加坚韧勤劳的民族了。

你可知道,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我从未觉得自已的成就多么非凡。

真正伟大、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默默付出、脚踏实地的大众。

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或许辛苦,但我知道,他们的艰辛远超于此……”

“建国之初,我们的百姓,一代人承受了几代人的艰难,支撑着我们前行。

最终,在组织的带领下,突破了西方封锁的重重阻碍。”

霍启煊强忍泪水,鼻头微酸。

钱学深迅速平复情绪,继续道:

“既然已经错过,那我们就必须全力以赴,争取让第四次工业**率先在华夏实现。

这枚硬盘承载了我对未来科技的所有构想。

其中的技术极为先进,以目前条件尚难以达成,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研发。”

“只要有人能继承我的理念,持续推动这些初步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它们会绽放光芒,引领世界迈向新的科技高峰。

我希望你能成为关键一环,带领华夏科研团队实现我的梦想。”

他凝视着霍启煊,目光中充满信赖与期望:

“你的加入与灵界的结合将成为关键的催化剂。

灵界独有的计算能力,能极大加速相关技术的进步。

能否将这些构想化为现实,直接关系到桦夏能否把握住第四次工业 ** 的历史契机。

尽管前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我坚信你能做到。”

钱学深的话语,不仅承载着对科学理想的延续,更寄托着对后辈的期望与鼓励。

他整个人散发着庄严而肃穆的气息,仿佛肩负着最后的使命。

他深深吐出一口气,连续讲了这么多,确实耗费了不少精力。

蒋瑛轻轻拍了拍他的背部,没有打断他。

因为她明白,这是钱学深最后的嘱托。

当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将所有的期待与希望传达给年轻人后,老钱便可以安心休养,不再需要为事务操劳。

这也是蒋瑛一直所盼望的。

钱学深年轻时就落下不少病根,长期清贫与过度劳累使他的生命提前透支。

为了科研,他常常彻夜未眠,即便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依然坚持熬夜演算方程。

胃病、心脏病等病症频繁发作,身体日渐衰弱。

国家派出顶级中医团队,竭尽全力维持他的生命。

不惜代价使用珍贵药材,配合精湛医术,才勉强稳定住他的健康,给予他一段免受病痛折磨的晚年时光。

然而,即便如此,钱学深仍未曾彻底放下工作。

他每日仍在推导公式,教导并考核学生。

蒋瑛深知,老钱之所以未停歇,是因为还未寻觅到合适的人选,无法将毕生心血传承下去。

因此,纵使年迈体弱,他依然坚持。

如今,钱学深终于找到了那个人,将自已的全部心血托付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