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太了不起了!(2 / 2)

“你先休息,到时我会唤你。”

钱学深半梦半醒间轻轻点头,倚靠在沙发上。

蒋瑛在他身旁坐下,手指轻柔地滑过他的手背与手臂,动作缓慢而有节奏。

钱学深感受到这份细腻的抚慰,内心的平静慢慢弥漫开来。

在熟悉的氛围里,他迅速进入深眠,呼吸平稳悠长,脸上的肌肉松弛下来。

蒋瑛凝视着他,眼底满是疼惜。

一旁的霍启煊依旧专注书写,笔尖如飞般掠过纸面。

蒋瑛瞥了他一眼,心中若有所思。

这份专注与耐心,远超同龄人应有的水平。

与此同时,霍启煊正绞尽脑汁思考。

他必须全神贯注,因为这道看似简单的天体轨道运动学题目,实则暗藏玄机。

仔细分析后发现,方程中某些项蕴含了更深层次的物理意义。

方程右侧的时间t出现在分母且为平方形式,在经典力学框架内相当罕见。

通常情况下,运动方程只涉及空间坐标函数,极少结合时间变量。

左侧卫星平均角速度n出现了立方项,偏离了牛顿力学中角速度与力呈线性关系的传统认知。

这种非线性关联令人费解。

越研究,霍启煊越感震惊。

最终领悟到,这道题不仅仅测试基础理论,更试图探索一种全新物理概念。

钱院士显然将自已的思考融入其中。

霍启煊沉思片刻,随即在草稿纸上尝试解析可能的物理内涵。

他意识到时间变量的引入或许与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念有关,决定从相对论角度探究方程逻辑。

相对论表明,时间与空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融合为四维时空的整体。

天体运动中,时间坐标对空间坐标的制约作用不可忽视。

霍启煊写下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3Dc2。

此公式揭示了物质与时空间的转化联系。

将该公式引入运动学方程,结合时间与空间的交互影响,通过严密的数学演算,方程形式发生本质变化。

原本看似矛盾的元素变得合理,甚至展现出一种奇妙的时间与空间映射关系。

霍启煊内心充满震撼。

太了不起了!

钱老正在尝试构建连接相对论与天体运行的新理论,深入探讨时间与空间效应对天体运动的作用。

这一研究方向极具前瞻性,非深厚物理功底难以企及。

霍启煊深知钱學深才华横溢,却未曾料到其造诣竟如此超凡。

他不仅是火箭与航天领域的权威,更在前沿理论物理学方面有深刻见解。

他希望以相对论为基石,创立全新的时空天体运动理论。

这将是天体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霍启煊心情激动至极,有幸见证如此卓越的成果。

初步推导后,他已理解方程的核心理念,但要将其转化为完整理论体系,仍需大量验证与阐述,而这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支持。

霍启煊迅速理清思路,从基础运动定律出发,层层递进。

他力求以简洁语言诠释方程背后的时空观念,辅以严谨的数学论证,确保推导过程滴水不漏。

时间悄然流逝,霍启煊全神投入于笔记之中。

经过一番推导,他也领悟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并非一道能直接得出明确答案的题目,而更像是一道引导深度思考的问题。

它的解答过程没有终点,每一次推进都会带来全新的视角。

就像计算圆周率,永远无法仅凭有限步骤就锁定一个确切值,而是需要持续逼近,逐步突破一个个极限,才能逐渐把握其核心本质。

所谓的开放性问题,意味着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

解题者需从多维度出发,不断刷新认知。

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既要避免空谈理论,也要防止望文生义陷入僵局。

关键在于始终保持思维的活跃与开放,稳步前行,开辟更多可能性。

霍启煊埋首于草稿纸上的涂画。

仅靠现有知识的常规推导,很快会遭遇障碍。

他意识到必须摆脱传统框架,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问题。

例如,时空交互可能颠覆我们对既有规则的理解,甚至产生看似违背常识的结果。

即便如此,仍需仔细检视其中的逻辑瑕疵;同时,也可能启发全新的、自洽的物理概念。

霍启煊陷入沉思。

一旦接纳时空相对论,诸多看似稳固的概念都将被重构。

人们应以开放的态度重新认识世界,而非固守既有的思维模式。

钱学深提出的这个方程,其不可轻易得出单一结果,恰恰体现了它的深远意义。

它揭示了宇宙天体运行的本质——开放与无穷。

世间万物并无固定法则,永恒不变的定律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