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细节将由肖杰与沪城团队对接,仅在正式签约时,他需到场签字确认。
会议临近结束时,王崇侧目望向尚华,对方点头示意后,主动对霍启煊说道:“霍先生,关于贵公司在陆镓嘴购置土地建设总部大楼的计划,我们已决定将城投竞标地块转让给你们。”
听到此言,霍启煊惊讶地看着尚华:“尚副主任,不是说要竞标吗?”
“不再竞标了,城投集团选择主动退出,另寻其他地点建造总部。”尚华微笑回应,这也是他在内部会议上提出的建议。
霍启煊听罢明白,这体现了沪城方面的诚意,通过放弃竞标地块,表达了对全球动力投资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然而,更重要的是,沪城正在调整城投集团的战略方向。
作为沪城国资委下属的投资公司,城投集团肩负着推动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同时持有诸多关键性基础设施的股份。
在电力、交通、公共医疗等行业,国企控股平台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随着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入沪城,城投的角色正悄然转变。
实际上,国际资本正逐渐取代城投,成为沪城的重要投资力量。
因此,沪城决定将原本由城投竞标的一块总部用地收回,这也是为了促使城投重新规划其发展战略。
沪城期望城投能够转向与国际资本合作,成为战略伙伴,而非单一控股者。
具体而言,城投虽仍需存在,并在特定领域发挥作用,但应与国际资本开展合资合作,避免单方面主导。
在核心基础设施和产业领域,应逐步向国际资本开放控股权或实施股份合作。
这种方式既可借助国际资本的雄厚资金,又能保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功能,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这一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城投适应新的角色定位。
此次让出这块黄金地段的总部用地,象征性地标志着城投向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迈进。
未来一段时间,沪城将继续推动城投集团与国际资本在多领域展开业务整合及战略合作。
撤出竞标地仅是第一步,城投在沪城的战略定位将进一步明晰。
通过战略调整与资源整合,最终达成国资平台与国际资本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共同促进沪城的高质量发展。
霍启煊听后略显意外,但随即微笑道:“尚副市长,这样的做法是否合规?未经过竞标就获得土地,可能会对外资引入产生不利影响吧?毕竟其他外资都需要公平竞争,我们直接获取土地似乎有违公平原则。”
尚 ** 言轻笑,回应道:
霍启煊听后放下心来,这些人考虑得很周全。
他们打算以他为参考,设立新的准入标准:任何承诺五年内投资额超五十亿美元的公司,无需竞标即可获得陆镓嘴的土地,前提是必须签署与他相同的协议,若未能履约,土地使用权将被无偿收回。
只要同意这一条款,相关公司可直接申请用地,无需参与竞标。
霍启煊心中暗叹,官场手段果然高明。
燕京海定区曾以五十亿美元吸引中观村土地,如今陆镓嘴亦沿用此法。
他们正是利用全球动力的独特优势,堵住了其他外资的质疑之声。
起初尚华计划按常规进行竞标,最终选定全球动力。
但王崇认为这种形式化操作毫无意义,既费时又耗资。
身为务实的领导者,他主张直接设定门槛,以全球动力的投资承诺为基础,直接授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土地。
此举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省去了不必要的竞标环节,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这样的门槛也能有效筛选出实力较弱的外资企业。
五年投入五十亿美元,即便像花旗银行这样的机构也不一定能轻松实现,这一条件足以让绝大部分外资企业保持沉默。
一旦达标,便可跳过竞标流程,节省大量时间,极大提升办事效率。
当然,如果有其他外资企业能够达到该门槛要求,**也会迅速批准用地。
** 并非拒绝优质外资,而是现实中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寥寥无几。
假如真有外资能达到霍启煊的水平,直接分配土地也无妨,毕竟最终受益者都是沪城。
王崇的提议立刻获得了尚华等人的全力支持。
身为沪城的核心领导者,王崇展现出极高的务实能力和制度构建才能,堪称真正的实力派人物。
他注重实际效果,而非拘泥于表面形式。
既然对方已表明态度,霍启煊便不再坚持,他点头说道:“感谢**的支持,陆镓嘴那块地我们会妥善使用,GDG集团沪城总部大楼项目将在年内启动。”
“好,若有需求,随时联系我,金融委员会将全力协助。”尚华微笑着回应霍启煊。
至此,会谈内容已全部涵盖,王崇宣布谈判圆满结束。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