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扩大,民生问题凸显,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必须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使其成为稳固金融体系的根基。
唯有产业兴盛,金融方能健康发展。
产业与金融的协同进步,才能引领城市经济步入正轨。
时间悄然流逝,霍启煊的车队迅速抵达沪城大厦前。
早已在此守候的人群中,为首的是位头发斑白、身着朴素中山装的老者。
他步伐沉稳,目光炯炯,浑身透着非凡气度。
这位便是沪城市长王崇,虽已年逾七旬,却依旧精神矍铄。
当年正是他在高层力排众议,争取到沪城作为华东地区首个金融试验区的机会,若无他的远见卓识与政治智慧,今日沪城难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
尽管如今王崇市长不再担任国政院要职,但其在组织中的威望和地位无可撼动,是 ** 德高望重的大佬。
若非年事已高,他必定会进入内阁。
由这样一位资深领导主持沪城的对外开放,足以彰显此地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沪城是华夏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承载着改革试验田的使命,不容有失,需步步为营、审慎前行。
正因如此,内阁派出了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坐镇,凭借他丰富的阅历、敏锐的判断力及从容的定力。
沪城的重大决策,大多由他主导;重要项目的立项审批,他也必亲自过问并现场见证。
王铈长亲自到场迎接霍启煊,凸显外资投资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霍启煊之所以能受到如此礼遇,更因其非凡的实力与独特背景。
若非如此,即便王崇身份尊贵,也绝不会亲至严寒中相迎。
王崇的地位远超文卓,甚至高于燕京铈长。
待车辆抵达,王崇精神焕发,笑意温和地迎上前。
“霍老板,果然是后浪推前浪。”他爽朗一笑,早已从内阁得知霍启煊的底细。
霍启煊谦逊有礼,深知这是顶尖人物之一。
“王铈长好。”他的态度低调谦和。
“欢迎之至!你选择沪城投资,实乃明智之举。”王崇热情拉住霍启煊的手,提及霍鹰东的近况,关切询问其身体如何。
“爷爷身体硬朗,多谢王铈长挂念。”霍启煊真诚回应。
他对王崇知晓祖父并不意外,毕竟霍鹰东作为红顶商人,必与这类高层有所交集。
但霍启煊低估了霍鹰东的影响。
“我因事务繁忙,许久未归燕京探望他。
春节期间他还特意来电,说为申奥忙得不可开交。”王崇话毕,引着霍启煊步入大楼。
众人进入铈**大楼内的会议厅,这是一间宽敞华丽的厅室,足以容纳百人 ** 。
服务人员已将场地精心布置,万事俱备。
会议室 ** 放置着一张长条形红木会议桌,表面光洁如镜,散发出天然木质的幽香。
靠墙两侧整齐排列着柔软的沙发座椅,红色坐垫与深色木质家具相映成趣。
前方的大屏幕上正展示着各类文档资料,供参会者参考。
主席位设在屏幕前的会议桌一侧,旁边配有小圆桌,方便放置笔、便签等文具。
四周墙壁装饰着沪城著名景点的水墨画,而主席背后的墙上则悬挂着一幅大型桦夏国徽及宪法条文,彰显此处的特殊地位。
会议桌两旁已安排好座椅,分别预留给访客和 ** 官员。
按惯例,主办方人员居左,客人居右。
王崇作为主持人自然占据主位。
他左边依次坐着三位副职领导,其中包括金融管理委员会主席尚华,他不仅负责最高金融事务,还与肖杰有过前期沟通,此次作为王崇的助手,与全球动力公司的总裁霍启煊展开更深层次对话。
再往左是办公厅主任和发改委主任,均为沪城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
右边则是霍启煊及其团队成员,包括肖杰在内的考察团人员。
双方对坐,秩序井然。
整个会场布置简约而不失大气,尽显国际都市的优雅气质。
一切准备完毕,只待启动高水平的商务洽谈。
王崇并未急于进入主题,而是与霍启煊闲聊起来。
“霍老真是好福气,晚年还能有您这样出色的后人。”王崇带着笑意注视着霍启煊,内心感慨万千。
十八岁的年纪,本该还在校园埋首苦读,谁又能想到他会参与如此高规格的投资谈判?
霍启煊此番前来,代表的是全球动力集团进行商谈。
他镇定自若的态度,完全不像年轻人,反显成熟稳重,远超同龄人。
王崇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也对霍鹰东的教育方式心生敬意。
在他看来,霍鹰东绝非轻易放纵后辈之人。
霍鹰东这样做,只能说明他的孙子能力非凡,堪当重任。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将他推至台前。
能让霍鹰东如此信任的后辈,必定非同小可。
这些念头在王崇脑海中盘旋,使他对霍启煊刮目相看。
不仅是王崇,沪城铈**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为之震撼。
毕竟,霍启煊太过年轻。
年龄,是他最独特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