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霍启煊感慨良多(1 / 2)

刘羏的话语间流露出他对运动深深的热爱。

霍启煊静静倾听,对刘羏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些奖状铭刻着刘羏的努力与汗水,每一块奖牌都见证了他奋斗的时光。

霍启煊感慨良多。

两人继续在刘羏的房间交谈,随后步入客厅。

刘羏快步走向电视机旁的柜子,从抽屉深处取出一个磁带盒。

磁带盒为淡黄色塑料材质,上面用油性笔写着“全国中**会决赛”等字样。

这些都是九十年代常见的盒式录像带。

刘羏轻手轻脚地打开录像机盖板,将磁带插入机器,按下播放键。

屏幕上渐渐显现出模糊的画面,时有闪烁,音效也有些失真。

尽管如此,比赛过程仍依稀可见。

“这是去年我参加全国中**会决赛的录像,记录了我跨栏夺冠的全过程。”刘羏自豪地说。

刘羏家的电视是典型的九十年代球形黑白电视,虽小却沉稳。

不过,播放VHS磁带并无问题。

画面里,身着运动服的刘羏专注地站在起跑线前,随着一声枪响,选手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

刘羏边看边向霍启煊讲解自已的跨栏技术。

霍启煊微笑聆听。

刘羏察觉到霍启煊同样擅长跨栏,且速度不逊于他。

他对跨栏有自已的独特见解,可一直找不到共鸣者。

别人听后往往困惑不解,如同对牛弹琴。

而霍启煊不仅能理解,还能进一步拓展刘羏的想法,令他豁然开朗。

这仿佛一位孤独的乐师,终遇知音。

久未交流的刘羏抓住机会,热情地与霍启煊分享了自已多年积累的跨栏技巧和训练心得,毫不保留。

“我发现,起跑后的第三步若用左腿率先跨越,接着右腿迅速跟进,能够更高效地衔接下一栏。”

“确实如此,这种方式能让身体的发力更为流畅,关键在于节奏的掌控。”

两人围绕这一细节展开深入讨论,各抒已见。

霍启煊不时补充自已的看法,令刘羏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惊喜。

刘羏越说越兴奋,滔滔不绝地分享更多经验。

从基础技能到高级策略,从体能锻炼到伤痛恢复,话题广泛且深入。

这些尘封已久的见解终于找到了共鸣者。

一个多小时后,门外传来钥匙开锁的声音。

刘羏和霍启煊同时望向门口,只见一位中年妇女拎着满载的新鲜蔬果走了进来。

这位妇女身着土黄衣衫,肩背大布包,里面装满了刚买的食材。

包的拉链没有完全扣紧,西红柿与空心菜从开口处探头出来。

她一手提着青菜,另一手抓着几束香菜,双手被满满的蔬菜占据,艰难地迈入屋内。

中年妇女发现客厅有个陌生高大的男人,略显惊讶,疑惑地转向刘羏。

刘羏赶忙起身,笑着介绍道:“妈,这是我的好友霍启煊,他特地从外地来看我。”

“阿姨好!”霍启煊礼貌地问候。

季芬华微笑着点头回应:“欢迎你来做客。”

刘羏赶紧上前接过菜篮,对母亲说道:“今晚我和朋友一起吃饭,妈,麻烦您多准备几个菜。”

“行啊,没问题!”季芬华笑盈盈地答应下来。

季芬华深知儿子钟情于运动,一心投入训练,因此家中很少有朋友来访。

霍启煊能够被邀请到家里做客,足见二人交情非凡。

“我去准备晚饭,你们先聊聊,很快就能吃上了。”季芬华说完便进了厨房,刘羏随后将菜送了进去,随即返回客厅。

“煊哥,待会尝尝我妈妈做的菜,肯定合你口味!”刘羏笑着说。

“多谢!”霍启煊真诚致谢。

厨房里很快响起季芬华洗米煮饭、处理食材的声响。

霍启煊沉浸在这温馨家庭的日常氛围中,内心前所未有的宁静。

片刻后,门外再度传来钥匙开门声。

刘羏的父亲刘學艮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

刘學艮是一名普通的自来水司机,身着浅蓝制服,胸前袋口别着一支钢笔。

他身形稍显单薄,戴着眼镜,头上的鸭舌帽有些灰旧。

刘學艮进门时略显倦意,但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

他的身上没有油腻的气息,反而透着一股书卷气。

看到客厅多出一位陌生青年,刘學艮微微一愣,仔细打量着霍启煊。

刘羏连忙起身介绍道:

“爸,这是我的朋友霍启煊,特意来看我,所以我请他来家里坐坐。”

刘學艮点头摘下帽子,笑着向霍启煊打招呼:

“霍先生,欢迎来我家做客。”

“叔叔好。”霍启煊起身与刘學艮握手。